俄羅斯一發炮彈,幫我國一雪前恥,但今天看來我們損失至少35億

話說2017年,北京,咱中國一家叫天驕航空的公司,跟烏克蘭的馬達西奇,那可是造航空發動機的百年老店,簽了個合作協議。

雙方都樂呵呵的,覺得這是天作之合,一個想學技術,一個想找市場,多好!

照片一拍,握手成交,皆大歡喜。

誰知道,這合作,就像坐過山車,忽上忽下,最後來了個自由落體,摔得個稀巴爛。

這馬達西奇,以前是蘇聯的寶貝疙瘩,造的發動機,槓槓的,給米-26那大傢伙用的就是他們家的貨。

蘇聯沒了,馬達西奇的訂單也黃了不少,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咱中國和俄羅斯成了他們主要客戶,可光靠訂單也不是長久之計啊。

老廠長博古斯拉耶夫,那也是個老機靈鬼,琢磨着得找個靠山。

跟中國企業合作,看着是條光明大道。

咱這邊有錢,有市場,還能幫着技術升級,多氣派!

天驕航空更是大手筆,準備直接收購,錢也投了不少,眼瞅着就要成了。

可這買賣,偏偏讓美國人盯上了。

美國人覺得,這馬達西奇的技術要是到了中國手裡,那還得了?

這不是如虎添翼嘛!

於是,就開始各種施壓,又是制裁又是“威脅論”,把中國企業說得跟洪水猛獸似的。

烏克蘭夾在中間,左右爲難。一邊是美國的壓力,一邊是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咋選?

2020年,烏克蘭一咬牙,凍結了馬達西奇的股份,不賣了!

咱中國企業投進去的錢,打了水漂。

天驕航空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國際仲裁,索賠35億美元,這官司到現在還沒個結果。

2021年,烏克蘭更狠,直接把馬達西奇收歸國有,徹底斷了中國企業的念想。

參與收購的中國企業家,資產也被凍結,還上了制裁名單,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邊收購不成,那邊老廠長博古斯拉耶夫也倒黴了。

2022年,在家被抓,罪名是叛國,說是跟俄羅斯軍方有勾結。

八十多歲的人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出來。

2023年,俄羅斯導彈直接炸了馬達西奇工廠,曾經的輝煌,如今成了一堆瓦礫。

這到底是烏克蘭的報應,還是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誰也說不清楚。

這樁跨國收購,最終成了一個笑話。

中國企業損失慘重,烏克蘭也沒撈到好處,倒是美國人,躲在後面偷着樂。

說到底,這生意啊,不光得看市場,還得看政治。

國際關係複雜着呢,稍有不慎,就會掉進坑裡。

這馬達西奇的故事,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這就像咱們老話說的,買的沒有賣的精。

可有時候,就算你再精明,也鬥不過那些暗地裡使絆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