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計劃退出《歐洲防止酷刑公約》
爲尊爲「烏克蘭英雄」的馬齊耶夫斯基,他被俘之後遭俄軍殘忍殺害,俄軍的影片紀錄證實了俄軍的戰爭暴行。(圖/路透社)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8月25日簽署決議,請求普丁(Vladimir Putin退出《歐洲防止酷刑公約》(European Convention preventing torture)。但是隨着烏克蘭戰爭的爆發,俄羅斯的戰爭罪行,對烏克蘭平民和軍隊的酷刑,已被多次記錄在案。
決議中寫道:「向俄羅斯聯邦總統提交……關於俄羅斯聯邦退出《歐洲防止酷刑與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之提案。」
該公約是1987 年 11 月 26 日,由歐洲委員會成員國在史特拉斯堡會議後通過。這是繼《歐洲人權公約》之後,另一個歐洲委員會最重要的維護人權條約之一。
截至2020年,該公約已獲得歐洲委員會所有47個成員國的承認,事實上,承認該公約已成爲過去幾年,加入歐洲委員會的先決條件。
俄羅斯是在1996年簽署,1998年生效,有意以此改善與歐洲的關係。但是雙方的價值觀差距很大,特別在2014年佔領烏克蘭克里米亞、頓巴斯地區之後,進一步凸顯了俄羅斯對國際法的漠視。
在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後,俄羅斯軍隊發動的戰爭暴行就層出不窮,包括布查(Bucha)與伊爾平(Irpin)慘案,也就是數百名平民被發現遭處決,部分屍體被捆綁、雙手反綁,遺體散落街頭或埋於亂葬坑。
之後,殺害與虐待戰俘的消息也持續傳出,根據波蘭-白俄羅斯媒體 Vot Tak的報導,一名俄羅斯軍人聲稱,他在2024年5月,於頓內次克州殺害5名被俘烏克蘭士兵,當成自己勇敢的表現。
許多俄羅斯的戰爭暴行都是俄軍自己紀錄的,比如著名的烏克蘭英雄-馬齊耶夫斯基(Oleksandr I Matsievskyi),他是烏克蘭狙擊手,在盧幹斯克被俘,俄軍要他在喊出「榮耀屬於俄羅斯」,但是馬齊耶夫斯基在吸完一口煙後,執意說出「榮耀屬於烏克蘭」,旋即被惱羞成怒的俄軍士兵殺死。
35歲的烏克蘭士兵伏拉迪斯拉夫(Vladyslav)在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紅軍城)附近被俄軍俘虜。俄軍割開他的喉嚨扔進坑裡,但是他活了下來,花了五天時間爬回烏克蘭控制區,被友軍發現後趕緊送醫院治療。
醫護人員表示,這是戰爭11年來首次救治這類傷者,凸顯了俄羅斯對烏克蘭俘虜士兵的殘酷虐待。他現在情況好轉,但目前無法說話,以筆記的方式記錄了自己的倖存故事。
上個月,烏克蘭總檢察長表示,已記錄至少 273 名烏克蘭戰俘在被俄羅斯囚禁期間被隨意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