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副外長:烏克蘭無人機襲擊未撼動俄羅斯核威懾能力
財聯社6月11日訊(編輯 夏軍雄)當地時間週三(6月11日),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表示,儘管烏克蘭此前對俄羅斯軍用機場發起了無人機襲擊,但俄羅斯的核威懾能力“未遭受重大影響”。
6月1日,烏克蘭對俄羅斯本土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無人機襲擊行動,代號爲“蛛網”,目標涉及至少四個主要俄軍空軍基地。據稱,此次行動造成數十架俄軍機受損,包括戰略轟炸機和空中預警機。
里亞布科夫表示,“蛛網”行動造成的破壞被嚴重誇大,並強調俄羅斯的戰略核力量未受削弱。
“我們針對美國及其他潛在對手的核威懾能力並未受到重大損害,”他說。
據悉,“蛛網”行動策劃歷時18個月,由烏克蘭安全局(SBU)實施,成功癱瘓或摧毀了俄方大量遠程轟炸機。烏克蘭方面聲稱,行動共造成41架軍機受損,俄戰略轟炸機隊損失達34%。
獨立衛星圖像證實了俄境內多個地點遭到破壞或損壞,包括別拉亞空軍基地的多架圖-95MS和圖-22M3轟炸機。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上週表示,此次行動中被襲擊的飛機中近半數無法修復。
北約估計,10至13架俄羅斯飛機被完全摧毀,另有更多飛機受損。
里亞布科夫此前承認俄羅斯飛機受損,但強調所有受損飛機都可修復並重新投入使用。
俄羅斯擁有全球最大的核武庫,美國的核武器數量與其相近,兩國的核彈頭合計約佔全球的90%。
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後,隨着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持續惡化,俄羅斯曾多次警告稱,在特定情況下,可能會使用核武器。
與此同時,北約方面也討論過部署更多核武器。
隨着唐納德·特朗普再次擔任美國總統,他對北約持消極立場,歐盟擔心,美國對歐洲安全的承諾可能無法得到保證。而德國提出了與英法兩國“核共享”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