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補貼疊加 車市淡季不淡
每年的七八月,往往是汽車的銷售淡季,但今年,在多重補貼政策的刺激下,汽車市場呈現出了淡季不淡的景象。各大車企和經銷商都推出購車優惠政策,國補、省補以及廠補等多重補貼落地,各種利好政策疊加,進一步激發了消費者購買慾。業內人士提醒,務必注意車補申報細節,以免影響補貼的領取。
補貼刺激消費
“國補疊加廠補,最高直降×萬元”“以舊換新補貼加碼”……7月9日,記者走進位於新晉祠路的一家新能源汽車城,不少4S店的電子屏上滾動播放着促銷標語。在多家品牌汽車門店內,外觀設計新穎、科技感十足的車型,吸引着不少消費者駐足挑選。
“家裡的舊車準備報廢,這不,趁着超大力度的補貼,想換一臺油電混合的新車,現在十來萬元的車已經做得非常智能化。”正在展廳看車的市民任女士的購車念頭主要來自“以舊換新”。而在另一家新能源汽車4S店,市民翟先生圍着一輛剛上市不久的智駕版新車仔細打量。他告訴記者,之前就開着一輛新能源車,感覺很不錯,得知新車上市,還有各種補貼,準備升級一下。可以看得出來,消費者的購車需求更加註重車輛的智能化和設計感。
疊加優惠多多
某新能源汽車4S店裡,市民嶽先生在試駕之後決定購買一款智能係數較高的新能源車,這輛車囊括了自動泊車、語音交互、導航輔助駕駛等多種功能。因可以享受置換補貼,經銷售人員細算之後,比原車便宜了38000元。
“每年七八月份車市都較爲清淡,我們會推出一系列優惠活動促銷。今年的力度格外大,加上國補、省補政策的出臺,以及廠家自身的補貼,消費者的購車成本大幅降低。”某品牌汽車4S店銷售人員介紹說,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很多車型的優惠幅度能達到三五萬元,這種情況在以往很少見。
“有了疊加的補貼,原本‘夠不着’的車,也從夢想變成現實了。”在一家經營高端品牌新能源汽車4S店,消費者霍女士讓銷售人員給她詳細算了一下優惠疊加力度,那輛原價30萬元左右的車,在享受國補、省補以及廠補後,能便宜近5萬元,直接促使她的消費“上”了一個檔次。
申報注意細節
多重補貼政策的出臺,讓消費者得到了實惠,車企也提升了銷量。某品牌汽車4S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店內推出的幾款新能源智能車型,一上市就受到了熱捧,一週內接到了十餘個訂單,銷量較往年同期增長40%以上,部分爆款車型需要預約,有的車型要數月才能提車。
然而,在申領車補過程中,有些市民因不瞭解手續,申領過程遇到很多麻煩。採訪中,一位4S店銷售顧問告訴記者,“‘五聯單’是舊車合法報廢的關鍵憑證,少一聯都沒法通過審覈。有些車主圖省事找人代辦手續,很容易漏掉這個環節。”爲此,消費者在享受國補政策時務必保留好“報廢五聯單”以及“註銷證明”;在享受省補政策時,一定留好舊機動車的登記證以及行駛證的照片;辦理申報手續時,必須提供車主身份證原件以及同姓名的銀行卡。
據悉,目前消費者可享受3種補貼,即國補、省補及廠補。所謂國補,即國家對汽車報廢以舊換新的補貼,旨在鼓勵消費者淘汰舊車購買新車。前提條件是,2012年6月30日之前註冊的燃油車以及2018年6月30日之前註冊的新能源車,並且滿足2025年1月8日前在車主名下的要求,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可享受2萬元的國家報廢補貼;所謂省補,是指在車主名下且擁有一年以上的車輛,進行過戶買賣併購買新能源車時,可享受1.5萬元的置換補貼;所謂廠補,即汽車廠家爲促銷而給予消費者的購車補貼,車輛需在車主名下半年以上且置換新能源車時,可享受相應補貼。
疊加的補貼政策,成爲推動車市銷量增長的強大動力,消費者享受實實在在優惠的同時,汽車銷售商也迎來一波業績小高峰,爲汽車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記者 李曉琳
來源:太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