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領域成果豐碩 外媒稱讚中拉務實合作造福世界

國際在線專稿: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於5月13日在北京舉行。此次會議正值中拉論壇正式運行十週年之際,吸引了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多家外媒發文積極評價中拉合作成果,稱拉美和加勒比國家與中國的友誼歷久彌堅,雙邊經濟聯繫日益緊密,中拉合作使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受益頗豐。

跨越山海 中拉關係再上新臺階

阿根廷《第十二頁報》發文指出,中國—拉共體論壇十年來結出累累碩果。對中國而言,地理距離不是障礙,中拉始終平等互信,鑄就了團結協作、友好互助的深厚情誼,此外,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也爲雙方帶來切實利益,中國正致力於繼續深化這條南南合作共贏之路。

秘魯安第斯通訊社報道援引秘魯外長斯基亞萊爾的觀點表示,中國—拉共體論壇通過基於相互尊重、務實和聯合行動的協調機制,有力推動了雙邊關係的深入發展。他強調,秘魯與中國的關係"歷史悠久、堅定牢固並且充滿活力",此外,他還稱讚由中企承建的錢凱港項目正發展成爲南太平洋沿岸具有戰略意義的物流、工業與科技樞紐,爲區域發展提供新動力。

古巴拉美社報道稱,委內瑞拉外長伊萬·希爾高度讚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伊萬·希爾強調:"這次重要會議爲中國與拉共體國家制定雄心勃勃的合作計劃奠定了基礎。"他認爲,習近平主席宣佈啓動的團結、發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標誌着中國與拉共體邁向更緊密、更高效合作的關鍵一步。

攜手共進 中拉務實合作造福世界

聖基茨和尼維斯《觀察者》週刊發表文章稱,中國始終積極深化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的合作,通過提供投資、協助項目建設、捐贈醫療物資等方式展開多領域協作。同時,中拉貿易額不斷增長,中國現已成爲巴西和智利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並在該地區礦產、農業、能源和技術領域持續加大投資,加勒比國家也從中獲益頗豐。文章舉例,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中國援助的港口、道路、互聯網電纜和太陽能項目已在巴巴多斯、多米尼克、圭亞那、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等國落地。中拉論壇的蓬勃發展折射出中國始終秉持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的合作原則,爲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資源。對加勒比國家而言,本次會議提供了拓展融資渠道、踐行自主外交的機遇,這些國家期待中國能在應對氣候危機以及推動互聯網和科技發展等領域提供關鍵支持。

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網站發文指出,秘魯、哥斯達黎加、智利、尼加拉瓜、厄瓜多爾先後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在貿易投資領域,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雙邊貿易額2024年超過5184億美元,是本世紀初的40多倍。與此同時,中國在電信、金融科技、綠色能源等創新產業方面積極對該地區進行投資。以巴西爲例,多年來,中國始終穩居巴西最大貿易伙伴地位,而中巴關係的深化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格局變遷的一個縮影——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在21世紀選擇堅定地轉向中國,展現出與這個亞洲巨人更深入接觸的決心。

市場調研機構IndexBox指出,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貿易額去年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中拉貿易額顯著增長反映出雙邊經濟融合程度不斷加深。根據IndexBox平臺數據,電子產品、機械設備和農產品等多元化商品貿易共同推動了中拉雙邊經貿關係的蓬勃發展。中國—拉共體論壇作爲對話與合作的重要平臺,有利於增進相互理解,深化經濟協作。隨着中國持續加強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聯繫,雙方都將從不斷拓展的貿易與投資機遇中獲益,爲構建更加緊密互聯的全球經濟格局築牢基石。(宮夢薇 黃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