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期貨領漲市場,新能源金屬期貨表現搶眼丨期貨週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翁榕濤 實習生 賴桂筠 廣州報道

周內(7月14日至7月18日),國內大宗商品期貨表現搶眼,集運歐線和能源化工板塊大幅領漲。其中,多晶硅期貨繼續領漲全市場,期價屢創新高,不到一個月時間累計漲幅已接近50%。工業硅和碳酸鋰同時大幅上漲。

就國內期貨市場具體來看,能源化工板塊,燃油週上漲0.03%、原油上漲3.52%、碳酸鋰上漲8.84%;黑色系板塊,焦炭周下跌0.10%、焦煤上漲1.42%、鐵礦石上漲2.75%;基本金屬板塊,滬銀週上漲2.58%、滬鉛下跌1.49%、滬銅下跌0.03%;農產品板塊,生豬周下跌1.46%、豆粕上漲2.69%、棕櫚油上漲3.25%;航運板塊,集運歐線週上漲16.71%。

交易行情熱點

熱點一:碳酸鋰周漲幅創新高,供應擾動與政策預期支撐反彈

周內碳酸鋰主力合約周線震盪偏強,截至收盤,周線漲幅8.84%,振幅10.39%,報價69960元/噸。分析師普遍認爲,近期宏觀環境政策強調“反內卷”,碳酸鋰供應端不斷傳出擾動消息,加之碳酸鋰倉單持續下降,因此盤面價格持續反彈,錄得今年最大周漲幅。

供應端,江西鋰雲母核儲、青海鹽湖企業停產、力拓正式官宣澳洲Cattlin鋰礦停產,以及加拿大NAL採礦活動暫停(衛星推斷)等事件擾動市場情緒。目前輝石及雲母產碳酸鋰增加,鹽湖鋰也處於季節性高產,且隨着期貨市場套保機會的出現,多數鋰鹽企業恢復生產,預計7月碳酸鋰產量仍將保持高位。5月、6月智利出口中國碳酸鋰約0.97和1.02萬噸,7月海外供給壓力較小。

在需求端,儘管碳酸鋰整體預期有所修復,鋰價偏強運行,但下游目前仍以剛需消費爲主,多數企業對高價鋰的接受度較低,現貨市場成交較爲清淡。儲能電池端目前未見明顯的需求下滑,光伏搶裝後配套的儲能需求預計仍能支撐儲能電池需求;受益於關稅下調,澳洲、歐洲戶儲補貼政策帶動了海外增量釋放,儲能需求仍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動力電池端,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鋰電產量裝機在高基數的影響下,同比增速皆有下滑。

混沌天成研究院分析師稱,近期新能源汽車行業由於供應商賬期、電車庫存、無序競爭的問題集中爆發,成爲“反內卷”政策主要的目標行業之一,後續預計會出臺政策限制低價等競爭手段,此外車企也有主動降低庫存的動作,對應排產有所下降,影響鋰動力電池端需求。

消息層面,據新華社報道,7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研究做強國內大循環重點政策舉措落實工作,聽取規範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秩序情況的彙報。會議強調,要着眼於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針對該產業領域出現的各種非理性競爭現象,切實規範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秩序。

五礦期貨分析師表示,展望後市,碳酸鋰弱現實暫未扭轉,供給利潤修復,國內排產位於高位,庫存屢創新高。考慮到商品市場氛圍偏暖,海外礦企財報期臨近,短期建議謹慎觀望,留意產業鏈政策和商品市場整體氛圍變化。

海證期貨分析師認爲,7月碳酸鋰產量預計仍保持在高位;需求端總體有韌性,只是節奏上有所放緩,導致碳酸鋰供應過剩格局難以扭轉,高位庫存消化緩慢。然而倉單量的持續下降以及7月底註銷規則致使8月及之後合約仍存擠倉風險,預計價格可能擡升至有更多願意註冊倉單的位置,需持續關注倉單的變化。

瑞達期貨分析師表示,整體而言,碳酸鋰基本面或處於預期有所修復,但實際仍偏弱的狀態,產業庫存積累,仍需更多有效需求拉動產業去庫。

熱點二:原油地緣溢價回吐,旺季支撐震盪偏強

周內,對於原有的國際制裁預期落空,原油地緣溢價回吐。布倫特原油本週累計下跌1.53%,收68.37美元/桶;美原油本週下跌1.96%,收66.03美元/桶。

OPEC+成員國同意將8月份的石油供應增加55萬桶/日,整體OPEC開始全面實施頂配增產;美國供給跟隨油價反彈,EIA數據顯示美國頁岩油在油價企穩後出現回暖但並未創出新高。五礦期貨分析師認爲,美國仍舊依靠壓榨單井採收效率來維持高額產量,同時當前油價並不支持大幅增產。整體供給端屬於短期發運偏緊導致的旺季下強現實,但後續產量持續兌現的弱預期情況。

三家主要能源機構在7月報中對原油需求端的預測沒有顯著調整,OPEC繼續維持非OPEC+供應預期不變,IEA和EIA大幅上調了包括OPEC+供應在內的供應預期。展望後市,三方機構期望顯然有所不同,IEA認爲供需緊張是短期季節性因素,煉油廠正加大加工量以滿足夏季出行需求;EIA更加關注庫存增長前景,認爲庫存的持續增加仍將對油價產生持續的下行壓力;OPEC則維持樂觀判斷。

中航期貨分析師認爲,原油影響因素多空交織,當前季節性旺季消費需求和宏觀風險偏好好轉爲價格提供了短期上行的動能,但是OPEC+持續增產壓制了油價反彈的預期,限制了上行空間,預計油價仍舊在“強現實、弱預期”的格局下延續震盪偏強的走勢。

東吳期貨分析師認爲,北半球消費旺季仍然能夠一定程度上支撐市場,抵禦供應增加壓力,疊加短期市場供應擾動較多,令油價震盪稍強。但消費旺季已經來到最高峰,關注美國汽油需求的後續表現。之後供應壓力將逐漸增加,上方空間較爲有限。

行業政策要聞

要聞一:6月社融信貸回暖,M1增速跳升顯經濟活力

7月14日,央行發佈2025年6月金融數據。6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爲4.2萬億元,同比多增9008億元。6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8.9%,前值8.7%。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2萬億元,同比增加1100億元。M1同比4.6%,前值2.3%;M2同比8.3%,前值7.9%。

從存款端看,6月M1、M2增速均明顯加快。6月份M1在低基數效應下由上月的2.3%上漲至4.6%,流動性增速明顯加快,經濟活躍度提升。蔣飛宏觀研究分析師表示,隨着財政資金逐步落實,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效果顯現,同時5月央行調低政策利率,居民企業提款意願增加。M1月度增加5萬億元,爲近五年同期最高值,廣發證券分析師認爲可能與三個因素有關,一是在政府項目較集中落地的背景下,6月融資偏強爲企業賬上帶來大量活期存款;二是化債置換影響減弱,微觀主體償還債務消耗的活期存款規模減少;三是在經貿環境不確定、美元指數走弱背景下,外貿企業可能繼續保持着偏高的結匯規模。

從融資端看,在政府債保持快節奏發行的同時,居民企業貸款需求均有回升;企業短期貸款是新增信貸的主要支撐。對於政府債,6月社融口徑政府債淨融資13548億元,同比多增5072億元。今年1-6月份政府發債規模已達76600億元,佔全年計劃發行量的65%,在前期發行節奏較快的前提下,6月發債規模依然沒有縮小,今年當前進度明顯快於近五年均值的42%。樑中華宏觀研究認爲,企業短貸多增可能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方面,地方政府化債背景下,部分政府相關企業爲解決三角債,通過借短貸償還拖欠企業賬款;另一方面,專項債用於實物工作量的比例在6月略有提升,部分帶動了企業的融資意願,但也主要集中在短期項目。

蔣飛宏觀研究分析師表示,總體看,6月社融數據主要依靠政府融資支撐,企業短貸改善,居民信貸整體表現溫和,對經濟預期偏謹慎,居民消費和地產鏈復甦尚不穩固。目前來看今年政府發債節奏過快,若下半年未增發特別國債,政府發債速度可能放緩,社融增速或將承壓。

廣發證券宏觀分析師認爲,綜合來看,6月信貸社融總量擴張、結構優化,M1增速也初見彈性,這對風險資產而言是一個不錯的數據組合,支持市場風險偏好。後續需進一步關注需求側的政策力度,它會影響下半年廣義流動性擴張的持續性,目前有兩條線索比較清晰:一是“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企穩;二是政策性金融工具撬動有效投資,兩個線索均是三季度宏觀面關鍵。

展望後市表現

能源化工板塊

橡膠:天膠繼續衝擊萬五關口,現階段宏觀氛圍偏暖,膠價或維持偏強走勢。基本面來看,泰國南部零星降雨,北部雨量偏低,對割膠工作影響減弱。我國海南、雲南兩地降雨持續,對開割存在不利影響。但今年開割以來,我國橡膠供給較爲充裕,階段割膠受阻或難以改變增產預期。泰國與中國橡膠零關稅試點落地,但數量較低,對膠市影響較爲有限。周內國內輪胎企業開機率進一步提高,但輪胎企業庫存較多,限制其補庫熱情。青島保稅區的出入庫率均有上升,庫存持續累庫。輪胎出口小幅下滑,汽車消費暫穩,但受關稅影響,下游信心較差。整體來看,橡膠供給充裕,需求疲軟,庫存拐點未現,市場信心不足,但階段性低點已現。(國都期貨)

黑色系板塊

螺紋鋼:供應上,焦鋼博弈加劇,焦炭第四輪提降落地,鋼廠通過向上遊索取利潤使得當前盈利向好,致使鋼廠減產意願不強,本週長流程鐵水日均產量小幅回落至240萬噸。鋼材供應壓力小幅減弱;需求上,螺紋鋼終端需求在淡旺季切換背景下大幅下降,並弱於往年同期水平。螺紋鋼廠庫累積。然而,黑鏈交易邏輯切換爲產業利多疊加估值修復的雙輪驅動,而終端需求成色是螺紋基本面調整的輔線。預計短期螺紋處於低估值下的小幅修復行情,前期低位空單離場,高位空單視情況逐步減倉;中期來看,等待生鐵供應大幅下降後的趨勢性反彈信號。(恆泰期貨)

基本金屬板塊

滬鉛:從基本面來看,供給端整體偏緊。原生鉛方面,開工率相對再生鉛保持強勢,且副產品收益穩定。再生鉛方面,受廢電瓶原料端供應較緊,冶煉廠信心不足,總體供給端方面偏緊。需求端,逼近旺季,生產備庫意願加強,但價格上漲,現貨成交一般,仍處於觀望狀態。同時短期再生鉛的成本支撐可能不足。因爲目前整體需求不高,原生鉛能夠更便宜且能一定程度滿足需求。短期內,可能還是需要觀察宏觀以及下游的採買情緒,同時等待旺季的到來,鉛價纔會有重心上移的表現。短期內,受供需雙弱與宏觀影響,同時關注關稅問題,震盪爲主。(南華期貨)

農產品板塊

生豬:生豬現貨延續回落態勢,全國均價下跌0.16元至14.36元/斤,期價震盪反彈,各合約小幅收漲。對於生豬而言,從國務院新聞發佈會公佈的數據來看,一季度末生豬存欄環比下滑,但同比增加2%左右,考慮到一季度生豬屠宰量與去年同期大致持平,這意味着二季度生豬出欄將是近年來最低水平,但一季度新生仔豬有顯著增加,這與去年10月中以來仔豬價格的上漲比較吻合。基於上述理解,我們傾向於二季度生豬現貨有望堅挺,雖近期有持續回落,但預計其下方空間或有限,後期甚至可能出現反彈,而三季度生豬有望逐步進入新一輪虧損階段,預計生豬期價有望持續近強遠弱分化運行。考慮到目前已進入7月中,因此轉爲中性觀點。(廣州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