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央行掃貨「國產」黃金
爲了提高黃金準備、並且降低對美元依賴,愈來愈多國家的央行正轉向國內礦場,直接採購黃金。
CNBC報導,世界黃金協會(WGC)資料顯示,除了菲律賓與厄瓜多等長期採行此模式的國家,最近哥倫比亞、坦尚尼亞、迦納和蒙古等國央行,也陸續開始擴大以本幣直接向國內採礦商購買黃金。
WGC調查顯示,36家受訪央行中,19家已直接向國內礦商收購黃金,另有四家計劃實施,比率高於去年57家央行中的14家。此舉不僅能以低於國際市場的價格取得黃金,還能扶植本土產業,同時避免消耗外匯存底,強化匯率政策的靈活性。
路透曾報導,代表迦納銀行(央行)處理黃金採購事宜的迦納黃金委員會,4月已與數家採礦公司協議,確保採購其產出黃金的20%。坦尚尼亞礦業主管機關去年9月據傳要求所有黃金出口商(包含採礦及貿易商),至少留存20%的產品,售予央行。
WGC全球央行主管範少凱說,「你可以主張,這比向國際市場買黃金更便宜,因爲多國央行都以比國際價格略爲折價的金額,購入(國產)黃金。」
BullionVault黃金投資研究主管艾許表示,由於金價暴漲,黃金還具備抵禦地緣政治風險的避險吸引力,黃金生產國的央行轉向購買國產黃金,也很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