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臺政策引導資本集聚——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區域經濟能力
近期,多地接連出臺支持資本市場發展的舉措,涵蓋強化上市後備企業培育、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與投資價值、支持上市公司運用併購重組等工具做優做強等內容。業內人士表示,隨着各地支持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舉措逐步落地實施,資本市場在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升級和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將發揮更爲重要的作用。
支持優質企業上市
我國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在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支持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認爲,地方政府重視資本市場,旨在通過其融資和投資功能,爲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資本市場能夠將資金引導到具有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的企業和產業,促進資源向優勢企業和重點領域集中。爲優化資本市場培育機制、提高企業培育質效,四川省去年10月份印發《關於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完善上市後備企業資源庫培育機制,聚焦六大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動態篩選企業入庫培育。
今年以來,多地制定方案,加力支持企業上市融資。1月15日,《貴州省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印發,提出大力開展企業上市掛牌培育。1月21日,廣東省政府印發《關於高質量發展資本市場助力廣東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科技型和重點領域企業上市發展。
“支持企業掛牌上市已成爲地方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路徑。”在田利輝看來,地方政府支持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落地實踐,有助於科技型企業快速成長,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說,初創企業往往沒有可抵押物,很難從銀行獲得抵押貸款。如果可以通過IPO或者PE、VC等風險資本獲得資金支持,企業能夠實現較快發展。
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從今年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出,隨着資本市場改革的深入,高質量上市已成爲共識。例如,河北省提出,加大培育力度,推動企業高質量上市;天津市提出,推進企業上市和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四川省提出,推動優質企業上市融資和擴大再融資。業內人士認爲,地方政府樹立正確“上市觀”,堅持質量爲先,有助於優化資本市場結構,提升資本市場整體質量。
“隨着我國經濟結構的轉變,資本市場對經濟的影響日益重要。”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分析,一方面,我國間接融資佔比偏高,支持資本市場發展有利於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表現低迷,權益資產對居民資產負債表的影響加大,提振資本市場表現有助於增強居民消費意願。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其質量直接關係到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廣東省提出,將着力激發上市民營主體市場活力、強化國資國企上市引領支撐作用、重點發揮上市公司鏈主作用。貴州省表示,將推動上市公司規範發展提升投資價值、支持優質上市公司做大做優做強、推動解決上市公司突出問題。
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工作受到各地高度關注。四川省提出,引導上市公司強化公衆意識,加大對分紅優質公司的激勵力度。貴州省提出,支持上市公司建立提升投資價值的長效機制,將市值管理納入國企業績考覈體系。
2024年,中國證監會會同地方政府全年走訪1622家上市公司;多措並舉活躍併購重組市場,披露併購重組交易2131單;上市公司實施分紅2.4萬億元、回購1476億元,均創歷史新高。
田利輝表示,各地出臺的舉措不僅有助於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也有利於完善資本市場體系,提高資本市場的效率和公平性。
完善市場體系建設
近期,資本市場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信號持續釋放。業內認爲,增強制度的包容性與適應性,提升資本市場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能力或將成爲改革重點。楊德龍認爲,應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對於新質生產力的包容性,引導資金進入優質企業和潛力行業。
各地紛紛推出相關舉措,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例如,四川省提出,充分發揮基金支持作用。引導各類投資基金聚焦重點領域,大力支持產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推進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廣東省提出,引導風投創投支持科技創新,推動創新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田利輝表示,爲提升資本市場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未來改革或將進一步完善發行上市制度,降低企業上市門檻和成本;優化併購重組制度,促進產業整合和轉型升級。
明明分析,接下來,各地應從監管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兩方面入手,既打擊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爲、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也鼓勵實體經濟做大做強、增強資本市場發展動能。 (經濟日報記者 勾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