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用戶免費開放,我國自主創建的全球科技文獻數據平臺上線

7月2日,在北京舉行的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由我國機構自主創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科技文獻數據平臺上線。

東壁全球科技文獻數據平臺共收錄了全球近9000萬條高質量科技文獻元數據,是依據中國機構自主提出的評價指標體系,自主採集、加工、建設的科技文獻數據平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安全可控,將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西方在該領域的壟斷。該數據平臺還引入了“學者成果解讀”和“綜述自動生成”兩大AI功能,相當於給每個用戶都配備了“AI助手”,用戶可以用通俗的語言向AI助手詢問每一個學者的研究方向、研究特色、突出貢獻,甚至是不同學者之間的對比。

上線後,該數據平臺的基礎功能將對全球用戶免費開放,提供高效的文獻檢索、引文分析和數據追蹤等服務。爲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加便利和普惠的工具,助力開展高質量科學技術研究,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

專家表示,科學技術研究的全過程,包括問題提出、背景調研、實驗設計、數據收集與分析、結果驗證、成果推廣等。這些環節都離不開科技文獻數據平臺的支撐,但長期以來,各國科技工作者使用的科技文獻數據庫產品多由西方少數國家的科技出版企業壟斷,存在關閉等風險,因此建設自主可控的科技文獻數據平臺刻不容緩。(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