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歐盟白蘭地反傾銷終裁 陸官媒:靈活操作審慎處理貿易摩擦
▲ 中法、中法關係 。(圖/翻攝 澎湃新聞)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出訪法國期間,中國商務部昨4日正式發佈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白蘭地反傾銷調查終裁結果,宣佈7月5日起對歐盟白蘭地徵反傾銷稅5年,但包括法國知名干邑白蘭地酒商軒尼詩、馬爹利、人頭馬等在內的34家企業獲豁免,陸官媒《環球時報》今(5)日指出,相較2024年對歐盟祭出39%重稅稅率,「此舉被外界視爲中方展現審慎處理貿易摩擦的態度與靈活操作空間。」
商務部發言人昨指出,本次調查自2024年1月5日啓動,歷時近半年。商務部裁定歐盟進口白蘭地存在傾銷情況,對中國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終裁結果顯示,除提交併獲接受價格承諾的34家企業外,其他未提出申請或未被接受的企業,將面臨27.7%至34.9%不等的反傾銷稅率。
該部一份聲明中表示,海關關稅委員會「決定自2025年7月5日起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白蘭地徵收反傾銷稅」期限爲5年。該關稅將適用於200升以下容器包裝的白蘭地。
法國干邑製造商協會BNIC證實,有些業者已同意調整在中國的售價以免除反傾銷稅。法國三大幹邑品牌、BNIC成員軒尼詩(Hennessy)、人頭馬君度(Remy Cointreau)、馬爹利(Martell)等,均列入價格承諾企業名單。已有34家歐洲白蘭地製造商簽署協議,包括數家法國干邑業者,只要他們遵守議定後的最低價格,即可免關稅。
人頭馬集團表示,透過最低價格協議,避免了懲罰性稅率的重大財務影響;法國干邑行業管理局亦稱該終裁結果「相對利好」,有助於產業穩定出口並重塑市場預期。
目前,最新發展是,除提交併獲接受價格承諾的34家歐盟企業外,中國將自本月5日起要求歐洲白蘭地出口商提出承諾價格,否則可能被課徵最高34.9%的反傾銷稅。
陸媒《環球時報》報導稱,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對未履約或未參與承諾計劃的企業,課徵平均32.2%稅率,較2024年實施的39%臨時措施有所下調。「此舉被外界視爲中方展現審慎處理貿易摩擦的態度與靈活操作空間。」
歐盟方面對此仍保留立場。歐盟委員會對中方決定表示「遺憾」,並指出部分議題仍待協商解決。法國外交部則迴應稱,此次措施爲「積極進展」,但坦言雙邊在白蘭地議題上的若干關切仍未完全化解。
消息發佈當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正在巴黎訪問,並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晤。外界普遍認爲,白蘭地反傾銷案將成爲此次中法外交互動的重點之一。王毅在會晤中強調,中歐透過對話妥善解決了白蘭地問題,展現了雙方管控經貿分歧的能力與誠意。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中方一貫主張審慎使用貿易救濟措施,本案中決定接受價格承諾再次展現了中方通過對話磋商解決貿易摩擦的誠意。希望歐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加強對話溝通,共同化解經貿分歧,爲鞏固和擴大中歐經貿合作創造有利條件。
根據《路透社》之前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國一直將干邑與電動車議題綁在一起,法國官方拒絕證實也拒絕接受這種連結模式,但仍對於中國反傾銷調查,抱持審慎樂觀態度,確實結果在意料之內,仍有許多細節需要中歐再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