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海運“爆艙”,除了抓緊“90天”出貨還有什麼原因

“爆艙,一個下午各家船公司都宣佈爆艙。”

5月12日晚,東南物流(越南)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劉祁峰告訴第一財經,當天的訂艙和諮詢量就已是近期的3~4倍。

5月12日,中美發表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美方取消4月對中國商品加徵的共計91%的關稅,修改對中國商品加徵34%的“對等關稅”,其中24%的關稅暫停加徵90天,保留剩餘10%的關稅。

關稅的大幅下降,讓大量中國外貿人開啓了緊急訂艙行動,抓緊聯繫美國客戶支付尾款,把4月延遲發出的貨儘快運出。

此外,對美航線迅速“爆艙”並將大概率持續火爆數月,還因爲本就存在的需求旺季和美國航線供應的臨時調整。

當務之急是“去庫存”

“明天趕緊讓客戶轉錢出貨!”“會不會訂不到櫃?”12日晚上,一名外貿人在得知關稅下降第一時間冒出的兩個想法頗爲典型。他的欣喜又急迫的心情,既爲了完成訂單,也因爲4月因高關稅而積壓的貨物着實佔用了不少空間。

作爲沃爾瑪的供應商,雙馬塑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文軍12日下午4點告訴第一財經,美國客戶的訂單已經重啓,他們也在抓緊出貨。美國市場佔他們出口總額的3成左右,其中2成多對美業務也因高關稅受阻。

當天下午4點,生產基地設在長三角的外貿人杜傳奎對第一財經表示,他們已經在聯繫貨代公司訂直接運往美國的艙位了。與此同時,當天下午2點公司剛剛將一個集裝箱的半成品運往柬埔寨組裝後再出口美國,如今因爲關稅的變化他開始有些猶豫,“是不是要拉回來”。不過,由於關稅具體細則尚不明朗,他還是決定,已經運出的貨還是繼續運往柬埔寨,尚未發出的則暫時不動,等待政策進一步明確。

面對美國的高關稅,杜傳奎他們在以中國爲主要生產基地的基礎上,加大了對於柬埔寨工廠的投入,也因爲這樣的國際化產能佈局增強了韌性。

海關總署於5月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4月份我國貨物貿易出口額同比增長8.1%。其中,4月對美出口下降21%,增速較上個月低30.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對非美地區出口同比增長13%,其中,對東盟增長20.8%。

供不應求背後

“即使沒有關稅的因素,6月~9月也是傳統美國航線的出貨旺季。”劉祁峰說,除了4月囤貨待發的貨,疊加90天的緩衝期,這意味着8月上旬之前貨就得到港,“爲了不節外生枝,趕年底大節日的採購商勢必集中到6月和7月出貨”,這也將進一步助推美線迎來出貨高峰。

在需求短期增長的同時,受關稅戰影響,不少國際船公司爲了維持運價,暫停了部分對美航線,顯著縮減了原本對於美國市場的運力供應,這也將進一步加劇接下來供不應求的情勢。

一家主要覆蓋對美航線的大型貨代企業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近期對美國的市場運力減少了50%,“包括船和集裝箱都被抽調走了,轉到了其他航線”。這將讓“爆艙”局面持續一段時間,當然隨着船公司對於航線的重新調整,也會重新平衡。

根據5月9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佈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周度報告,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爲1345.17點,較上期上漲0.3%。其中在北美航線,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分別爲2347美元/FEU和3335美元/FEU,分別較上期上漲3.3%、1.6%。

報告稱,4月“關稅戰”以來,我國對美出口下滑明顯,這將對北美航線集運市場造成一定的壓力。此外,本週美聯儲繼續維持利率不變,並強調高關稅可能推升失業和通脹,導致經濟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因此在過去的一週裡,北美航線運輸需求徘徊在低位,運力投放規模繼續調控,導致市場運價小幅上漲。

隨着出貨需求的釋放,市場運價的明顯上漲或將在之後顯現。

深圳堡森三通物流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王志從對第一財經表示,不少客戶都在關注關稅降低的具體情況,預計5月15日之後會有一波漲價。

專業航運信息諮詢平臺海事網負責人陳洋告訴第一財經,雖然還沒有收到船公司立即採取行動的消息,但肯定會立刻有大量貨物需要運輸,也必然會迎來運價的上漲。也正是因爲關稅政策仍然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在“清庫存”的同時,接下來還會有一波“補庫存”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可能造成的供應鏈擁堵局面,還可能進一步推高運費。

海外倉需求增長穩定

在關稅劇烈波動的影響下,今年以來海外倉的需求實現較快增長。即使在高關稅的4月,也保持着穩定。

“過去的一個月,中小件海外倉的備貨保持穩定。”提供海外倉服務的萬邑通集團總裁汪思傑對第一財經表示,中小件相對受到較小衝擊,是因爲中小件的採購貨值相對較低,因此進口申報價值更低,高關稅對於成本絕對金額增加的服務有限。如今關稅降低了,中小件預計會繼續保持穩定,而大件貨物則會有較爲明顯地恢復。

不過,汪思傑坦言,近期的“爆艙”主要因爲此前積壓的貨物出清,並不代表行業或者對美貿易量的增長。“搶出口的前提是要有新的訂單”,當然,不排除90天內,部分美國買家會有超量採購的行動,但並非普遍現象。畢竟B2B交易本身就有合理的庫存安全存量。

此前一名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中國賣家在美國經銷商或海外倉的庫存量大約可以撐2個月,這也意味着,關稅帶給個人消費者的影響可能更多在6月之後顯現。

汪思傑認爲,總體而言,關稅長期保持在合理的水平是多數人的預期。

這也意味着,不管是多元化市場開拓還是通過品牌化升級以提高附加值,以及產能的國際化佈局,種種舉措都將基於企業和行業發展長期的考慮。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2日稱,大幅降低雙邊關稅符合兩國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期待,也符合兩國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希望美方以這次會談爲基礎,與中方繼續相向而行,徹底糾正單邊加稅的錯誤做法,不斷加強互利合作,維護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共同爲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