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海聞:鼓勵民企創新有利於創造就業崗位
中新經緯3月23日電 (魏薇 王玉玲)“AI發展對就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23日,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期間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表示。
據中國商務部官網2025年1月消息,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5%;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爲44.5%,繼續發揮經濟發展第一拉動力作用。
海聞認爲,預計2025年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好於2024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都將對居民消費產生積極影響。
同時,海聞提出,拉動消費的關鍵在於收入和就業。收入包括當期與未來收入,同時資產價格也影響消費,這其中就業問題至關重要。而就業主要由民營企業創造,增強民營企業信心、提升其能力,不僅能擴大內需中的投資部分,還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內需中的消費增長。
海聞進一步指出,要理性看待AI的作用,AI發展對就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政府應助力人羣的再教育和新職業培訓,同時鼓勵民營企業創新和發展,創造更多新的就業崗位,推動經濟良性發展。
對於外資在中國投資的情況,海聞指出,不能僅依據新設外企數量判斷外資增長情況,要具體分析“外資”的實際資本和技術來源情況。當前,外資在中國的投資領域正發生結構性變化,隨着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外資在服務業的投資會增多。
“在全球產業鏈重構背景下,跨國企業在中國的佈局預計在服務業和科研創新領域會有更多發展。”海聞說。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繫本文作者魏薇:weiwei@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薛宇飛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