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導演劉偉強:拍電影從來都是困難的 所以要堅持

眼前的劉偉強眼睛泛着光。

他已經65歲了,見證過港片最輝煌的時刻,也在內地市場頗有建樹。

1990年,劉偉強首次擔任導演,執導電影《朋黨》。1995年與文雋、王晶合組最佳拍檔電影製作公司,並把漫畫古惑仔改編成一系列“古惑仔”電影。1998年,劉偉強將電腦特技與動漫效果相結合,拍攝了《風雲雄霸天下》。

2002年,他自組基本映畫製作公司,製作《無間道》系列。2007年,首次嘗試執導好萊塢電影《The Flock》。2014年,再次執導好萊塢電影《青龍復仇》。

2015年,劉偉強擔任監製的《澳門風雲2》於春節賀歲檔上映 。2017年,其執導武俠魔幻新片《武林怪獸》;同年,其執導的歷史電影《建軍大業》上映。2019年9月,其執導的劇情傳記片《中國機長》上映。2021年,其執導的電影《中國醫生》上映。近期,劉偉強執導的《水餃皇后》將上映。

從業以來,劉偉強拍攝作品超過百部,橫跨經典港片再到主旋律影片。種種變化,顯示着他是個與時俱進的人。

劉偉強自己也這麼認爲。“我今天都還在學。”他說。

另一頭,劉偉強也有自己的堅持。

比如,他的電影信仰。“我們有很好的傳統,絕對不能被微短劇影響。”劉偉強稱。

劉偉強如何看待當今的電影市場走向?2025年4月,在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行期間,他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獨家專訪。

《21世紀》:你是個非常與時俱進的人,從《古惑仔》《無間道》再到《中國機長》,市場變化對電影創作題材有哪些影響?

劉偉強:我從第一天當導演,已經面對很多風浪。不同的環境有高有低,最重要還是有拍電影的初心。

做電影是一個很辛苦的職業,要不停提升自己,要學很多東西。我今天都還在學。其實我很多東西是不懂的,要每天去學。

有時候也跟着市場走,但是有時候也要帶着市場走,這個纔是電影要學的。我們當年拍《古惑仔》時,也不知道所謂IP是ok還是不ok的。

當時(《古惑仔》)漫畫賣得很好,我們想去拍所謂IP,那時可能我們也不知道可不可以。有時候是機緣巧合。

《古惑仔》漫畫重點是可能很暴力,很血腥的東西。我們這個電影,我不想這麼拍。所以,後來我們抓到一個點,就是要青春。他們當時也很青春,每個人是25歲,我也很年輕,我們就抓着青春有活力的方向。

像《風雲雄霸天下》,看似是古裝,但是我的想法不是。那時剛剛好有特技,這個是很天馬行空的,需要很多東西去幫助才能拍出來。

《風雲雄霸天下》是我主動要拍的,主動去找了《風雲》漫畫作者馬榮成。他說,你真的要拍嗎?我說真的,我想利用剛剛開啓的CGI電腦特技。馬榮成很怕我賠本。

《風雲雄霸天下》我花了一年時間去弄所有的特技,拍了半年,再花了一年半去弄特效。有時候就要咬着牙去做。

《21世紀》:後來你拍了《建軍大業》《中國機長》《中國醫生》等一系列主旋律電影,這種轉型又是如何發生的?

劉偉強:這個也是很好的挑戰,怎麼可以找一個香港導演拍主旋律?當時外面很多質疑。

慢慢有人說,他(劉偉強)懂(怎麼拍)了。

大概是要不停地學東西。

《21世紀》:今年市場變動很大,現在更多是在等項目,還是自己主動組項目?

劉偉強:我的狀況很簡單,公司有一個我拍片的計劃,每年我有計劃拍什麼。

當然我的公司也是開放的,有好的劇本進來,我覺得ok就去拍。

《21世紀》:現在項目融資會感覺到困難嗎?

劉偉強:從來都是困難的。很多導演拍一部之後就5年沒有東西拍了,從來是這樣,所以我說大家要堅持。

《21世紀》:這兩年相對前幾年融資會更有難度嗎?

劉偉強:我拍《無間道》時更難。

現在有多麼好的環境,很多人從外邊過來看電影。2000年哪裡有這些東西,哪裡有創投扶持,哪裡有很多基金去幫忙?

那時,我們租房的錢也沒有,又擔心薪酬不能給到員工。當時真的擔心租金交不出,被人趕走。

《21世紀》:微短劇越來越火,這種創作形式與電影有相似之處嗎?

劉偉強:完全不同。

電影清晰度從1K發展到2K,現在是4K,再到杜比7.1、IMAX。

這是電影的魅力,你看手機不會有這種感受。看電影不同,有這麼多題材,也能接收到很多東西。我的服裝、聲效、音樂、表情是完全不同的。

《21世紀》:很多影視劇製片人告訴我,會覺得在微短劇時代,很多拖沓劇情需要縮水,微短劇在敘事模式上有借鑑意義。你怎麼看?

劉偉強:不能這樣,絕對不能這樣,不能被微短劇影響。我們有很好的傳統。

《21世紀》:最近上映的《破·地獄》很令人感動,但香港電影影響力確實不如以往,如何看待此種局面?

劉偉強:《破·地獄》是一個很香港的題材,我當然很喜歡。

很多人不那麼看好(香港)電影了。但《破·地獄》還在對不對?

我今年65歲,我還要拍,不停地拍。當然我們有高、低潮,我們在準備另外一個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