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最終章1/對等關稅+大而美上路 美國經濟不要跌多就算好 強勢美元看明年?

美國的現況就跟臺灣一樣,看整體數據,都不會太差,但是去除了電子產業(尤其是AI),狀況其實並不好。圖爲美國總統川普。路透

川普「對等關稅」大限將在8月1日到期,儘管臺灣還未收到稅率通知,不過,市場投資人更關心,一旦關稅塵埃落定,連同「大而美法案」上路,美國經濟到底是騰飛,還是毀壞?中國大陸經濟能否極泰來?還是更糟?

美經濟不要掉太多就算好

渣打銀行首席投資辦公室預估,美國就業市場雖然逐漸降溫,但尚未出現明顯衰退跡象,預期下半年最有可能的情境是,美國與全球經濟同步軟着陸。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啓超指出,美國向來是倚重服務業而不是製造業的國家,就像臺灣的經濟要好,主要仰賴出口,美國的經濟要好,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服務業。

即使關稅底定之後,除了資訊科技的AI產業之外,其他的產業依然要面臨工中國大陸產能過剩的問題,「美國的現況就跟臺灣一樣,看整體數據,都不會太差,但是去除了電子產業(尤其是AI),狀況其實並不好。」

儘管「大而美法案」包含了減稅內容,但對於增加消費的幫助有限。林啓超說,美國要增加消費,降息纔是關鍵,「這也是市場期待,明年5月現任聯準會主席鮑爾任期屆滿之後,新人選上臺,可能有機會降息多一點」。

至於今年,林啓超說,「美國經濟只要不掉太多就好」。

他預期,消費靠基本盤支撐,但對汽車、房屋等耐久財不需要有太多期待,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大概就在1.5%上下,「沒有很好,也沒有很差到要走向硬着陸的狀況」。

美國反希望中國開放市場

從川普1.0到現在,美國進口比重下降最多的國家就是大陸,「如果說,2015年美國進口100美元,大陸大概佔了21-21.5美元,到今年前五月只剩下10了」,林啓超說,減少了非常多,主要歸因於關稅壁壘。

美國對大陸半導體產業的限制,以及製造企業將生產基地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如越南、泰國和柬埔寨),進一步加速了供應鏈的「去中國化」趨勢。這種製造業外移,直接衝擊了大陸內部的工業生產,導致工廠訂單減少,進而影響就業和整體經濟活力。

川普最新拋出的關稅政策中,對「洗產地」又有新的制裁措施,越南關稅20%,但轉運到美國的商品,也就是原產地爲第三國、經越南轉運的商品,關稅是40%;「這其實就是劍指中國」,林啓超說,如今看來,川普爲何會先公佈越南關稅?就是要公告周知「洗產地」就是要關稅加倍奉還。

林啓超表示,美國對大陸加徵關稅的邊際效益已逐漸遞減,因爲大陸對美出口比重已大幅下降;川普要的是邊際效益較高的東西,也就是大陸市場開放,讓製造業迴流美國後生產的產品,以及更多的服務業(如Google、亞馬遜等),都能打入大陸市場。但關鍵在於,大陸是否願意轉型。

美元明年可逆轉向上

至於受到對等關稅影響,一度驚見「28」價位的的新臺幣,現在市場也傳出,「對等關稅出來之後,央行比較不會投鼠忌器,也會比較用力地干預」的說法。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表示,美元偏弱的情況是否會改變,要看對等關稅課了以後,美方的目標是否達到;這個目標就是「大而美法案」通過之後,估計10年會增加3.3兆美元赤字,一年需要籌措3300億美元資金,因此得用關稅來彌補「大而美法案」所增加的赤字。

5月關稅收了240億美元,以此推估一整年大約是2800億美元,距離3300億美元仍有缺口,如果7、8月關稅陸續提高,一個月關稅稅收能達300億美元,一整年關稅收入可達3600億美元,10年就可以把「大而美法案」的的名目赤字彌補過來。

「如果這樣,川普當局或許就沒有這麼必要急着讓美元貶值」,張繼文說,畢竟美元過度貶值,對美債的需求有負面影響。

今年上半年,美元對歐元、日圓等主要貨幣普遍走貶,「但我們判斷美元明年會逆轉」,張繼文說,「等到川普關稅收飽了之後,明年他就不需要弱勢美元」。

張繼文直言,美元強弱向來是美國說了算,當需要美元弱勢時,美國有辦法刻意把美元壓低,當需要美元強勢時,他也可以做一些動作,讓美元走強,「川普的第一任就用過這一招」。

「美元不會在川普的四年一直弱下去,是否需要逆轉,取決於對等關稅最後拍板定案」,張繼文說,「等他把關稅錢收得差不多了,美元走弱情形或許就有機會終結」;估計美元在下半年先走弱,可能在第四季到明年會開始反彈,畢竟跌深也會反彈。

對等關稅最終章2/輝達H20晶片解禁 中國有跪有不跪 美國盟友全被道德綁架

對等關稅最終章3/別被強弱勢美元整着玩 企業做好這件事 不用苦等央行救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