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影響大!減班休息人數微升 製造業佔九成

對等關稅20+N未落底,衝擊臺灣製造業。圖爲示意圖非當事人。(杜宜諳攝)

對等關稅20+N未落底,衝擊臺灣製造業,勞動部18日公佈最新減班休息統計,全臺通報事業單位計191家,實施人數3,934人,較8月1日增加1家、493人,整體而言以製造業146家、3,590人佔比最高。雖規模尚小,但短期人數增幅顯示部分產業景氣壓力再現。

根據勞動部統計,本期實施家數多數規模在50人以下,實施期間以三個月(含)以下爲主。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家數減少77家、實施人數減少683人,顯示整體規模仍低於去年。

進一步觀察產業別,勞動部指出,受影響人數主要集中在製造業3,590人,其中又以金屬機電工業佔最多3,290人,依序爲民生工業151人、資訊電子工業120人、化學工業29人;其次爲批發及零售業316人。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琦雅表示,雖然整體數據微升,不過仍有觀察到部分製造業因訂單迴流,提前終止原先通報的減班休息措施。以機械設備製造業爲例,負責橡膠、矽膠、射出成型機制造的公司,原本通報自4月1日至9月30日實施減班休息、影響167人,但因接獲新訂單提前結束;基本金屬製造業也有類似情況,一間粉末冶金製品公司原通報138人的休息措施提前終止。

根據勞動部統計,今年4月7日至8月15日,全臺製造業共有73家受對等關稅衝擊,實施減班休息,涉及勞工2,388人;而對比8月1日,則新增7家企業、653人加入實施行列。

黃琦雅表示,勞動部將持續與地方政府及工會保持聯繫,並推動「減班休息勞工再充電計劃」及強化版僱傭安定措施,最高提供1萬2千元補助,以提升減薪勞工的收入比例,減少經濟衝擊。

她指出,目前整體關稅政策仍處觀望階段,實施減班休息的企業緩慢增加,但確實也觀察到有些企業因爲訂單迴流,而提前終止減班休息。

勞動部指出,減班休息並非無薪假,對於按月計酬的全時勞工,每月工資仍不得低於最低工資28,590元;同時僱主必須持續替勞工投保勞健保及提繳勞退,以保障勞工基本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