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曝光!災後最新衛星照 花蓮光復鄉太平村逾3分之2淪泥海

左側爲溢淹前正射影像;右側爲中央太遙中心9/25公開的衛星影像。圖/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紀實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23日,造成光復鄉慘重災情。根據東華大學防災團隊建置的「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紀實」最新公佈的災後衛星照片顯示,原本一片綠油油稻田的光復鄉村落,歷經堰塞湖溢霸土石沖刷後,瞬間化爲一片灰色泥海,災情最嚴重的太平村有超過三分之二成爲泥海,農田與聚落景觀盡失。

「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紀實」公佈的光復鄉溢淹前正射影像,與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昨日公開的災後衛星影像相互對照,清楚呈現村落遭土石洪流吞沒的慘況。其中太平村受創最嚴重,全境幾乎有超過3分之2的面積遭泥土砂石覆蓋;鄰近的長橋裡與大同村同樣淪爲泥海。

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資料,馬太鞍溪堰塞湖昨日湖面積爲16公頃,較災前140公頃已明顯縮小,蓄水量僅剩1100萬噸,目前水位1026公尺,較峰值下降113公尺。但溢流仍持續沖刷壩體,壩體下切加劇,周邊地質不穩,農業部維持紅色警戒。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截至今天上午,堰塞湖溢流已造成14人死亡、11人失聯、100人受傷。光復鄉共設置3處收容所,安置528人;原民會另於馬太鞍教會、太巴塱教會、阿陶莫文建站及東富活動中心等4場地開放收容,共安置495人。

花蓮縣光復鄉在堰塞湖洪災前的農田景緻。圖/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紀實

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公開的光復鄉最新災後衛星影像。圖/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紀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