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槽通過臺灣上空「降雨持續」 下週三華南雲雨帶再襲
▲鋒面及南方雲系影響,今各地有雨。(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李姿慧/臺北報導
今天(13日)水氣偏多,白天各地降雨仍明顯,明天水氣減少,不過東部和山區仍有雨;週六晚間又有鋒面尾掠過北臺灣,北部、東北部有雨;週日下波冷空氣南下,環境轉幹,局部低溫可能下探10度。下波降雨增多時間點要等到下週三之後。
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在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今天白天各地降雨仍明顯,雖地面鋒面已通過,但中層短波槽在白天仍在通過臺灣上空,水氣偏多,各地陰天有陣雨或短暫陣雨,降雨時間較長,累積雨量較大,局部地區可能有短時間較大雨勢。
今晚水氣開始減少,雖各地還有雨,不過比白天減緩許多,從長時間陰雨轉成短暫陣雨,降雨範圍也會縮減,但仍不穩定。
明天東北季風強度減弱,底層風向轉偏東風,水氣進一步減少,吳聖宇說明,各地仍是雲多,局部地區有短暫陣雨的天氣型態,降雨範圍偏向東半部以及山區爲主,還沒完全穩定下來。
▲中層短波槽在白天仍在通過臺灣上空,今各地仍有雨。(圖/氣象署提供)
週六轉東南風,吳聖宇指出,新一波鋒面系統白天期間在臺灣北邊逐漸建立,要等到晚間至週日清晨,鋒面尾端纔會掠過北臺灣,週六白天各地天氣會比較穩定,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陣雨,西半部爲多雲到晴。
吳聖宇表示,週六晚間鋒面接近,尾端快速掠過北臺灣,北部、東北部降雨機會略提高,不過因鋒面結構較好的位置偏北在海面上通過,對陸地天氣影響較小,降雨機會雖提高,但是實際出現降雨情況應該不會很明顯。
週日到下週一、二受東北季風影響,不過水氣少,吳聖宇分析,主要受北方較乾的空氣影響,只有迎風面的東半部有些局部短暫陣雨,北部、東半部雲量都較多,中南部多雲到晴,恢復到典型的冬季東北季風型天氣。
再下一次降雨增多的時間可能要等到下週三之後,大陸華南雲雨帶發展東移接近臺灣,北部、東半部降雨有增多趨勢,不過轉變時間點及影響程度待觀察。
氣溫方面,吳聖宇表示,今天東北季風帶來較涼空氣,配合明顯降雨、溼度偏高,各地溫度偏涼,中北部、東北部白天高溫16到18度,南部及花東地區高溫18到20度,今晚到明天清晨在中北部、東北部空曠地區低溫約12到14度,市區低溫14到16度,南部及花東空曠地區低溫13到15度,市區低溫15到17度,夜晚清晨的溫度還是略爲偏低。
明天東北季風減弱、降雨減少,各地溫度回升,週六各地白天高溫會再回升,週日到下週一、二東北季風增強,吳聖宇分析,北部、東北部及花蓮白天高溫下降到17到20度間,中部、南部及東南部高溫仍可達21到24度,南部局部地區因陽光照射,高溫可能更高。
吳聖宇表示,雖預報看來週日南下的冷空氣強度不是特別強,但是因爲週日到下週二這段期間整體天氣較好,雲量少的情況下,夜間有機會出現輻射冷卻作用,不排除夜晚清晨在中北部、東北部空曠地區有局部低溫發生的可能性,局部單點的低溫有機會來到10到12度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