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痛到急診竟是拉K 統計揭危害青少年3大毒品
愷他命價格相對低廉、使用簡單等因素,容易成爲青少年接觸毒品的開端。圖/警方提供
19歲少年接觸愷他命後變得暴躁易怒,甚至出現幻覺,還好家人不放棄地陪伴治療,最後重拾光明人生。據統計,2023年學生藥物濫用通報統計人數,較前一年上升逾兩成,且用最多的就是愷他命。
醫師指出,這和其價格相對低廉、容易上手等因素有關,同儕壓力更是滲透關鍵,危害除了廣爲人知的膀胱危害,還可能導致腦功能病變、出現幻覺、心血管問題和腸胃道症狀。
北市聯醫鬆德院區院長黃名琪曾收治一名21歲個案,這名少年本來在家中店鋪幫忙、表現良好,但在19歲那年接觸愷他命等「派對毒品」(Party Drugs),後來更染上快感和興奮感更強的安非他命,陷入藥癮漩渦的他變得暴躁易怒、講話大小聲、暴力,甚至有幻聽等精神症狀,還好家人不放棄陪伴治療,24歲的他現在將夜市攤位做得有聲有色。
2023年各機關(構)通報濫用藥物個案首次用藥年齡層分佈,19歲以下有21.6%,是所有年齡層的第三,並以使用愷他命的最多,佔比高達37.1%,第二、三名分別爲(甲基)安非他命和卡西酮。
司法精神醫學會理事李俊宏表示,這個數據是有就醫或有相關需求的個案,不一定等於社區現況,使用成癮物質有階段性,通常19歲以下青少年,很少直接使用靜脈注射的海洛因,或者需要製成「K煙」或使用吸食器的安非他命,價格相對低廉、使用方式不復雜的愷他命就會是他們的首選,當使用量逐漸增大,就可能會開始接觸安非他命等更高級毒品。
李俊宏提醒,長期使用愷他命容易造成腦功能病變,如記憶力、注意力下降等,少部分會出現時空扭曲、焦慮、恐慌、幻覺等精神症狀,還有民衆廣爲人知的間質性膀胱炎、膀胱萎縮等,更可能導致心血管問題,或腸絞痛、腹痛等,有些個案就是使用後因腹痛到急診就醫,才發現有使用愷他命。
112年學生藥物濫用通報統計人數總計483件,相較前111年的400件增加20.8%,其中以通報施用愷他命、FM2、硝甲西泮等第三級毒品人數爲大宗。黃名琪指出,手機與社羣媒體買賣毒品的問題,近年來逐漸猖獗,會吸引有好奇心的年輕人嘗試,教育端應該認知到這是一羣需要被包容、輔導的孩子,不能以歧視或污名化角度對待,很多人都是在同儕壓力下,因爲不會拒絕而染上毒癮,應加強向毒品說「不」的能力。
國家研究院副院長、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陳爲堅說,同儕是很多藥癮者接觸毒品的管道,容易因爲同樣不順利的際遇,或喜歡嘗試新事物等原因而使用,國家應投入相關資源,讓藥癮者接受治療、減少使用,進而降低濫用物質在同儕間的流通。
※ 珍愛生命,向毒品說 NO!毒品危害防制諮詢專線 0800-770-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