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換口味 言情小說龍頭熄燈
出版過多本臺灣經典言情小說的「萬達盛出版社」近日宣佈將結束營業,讓不少接觸過言情小說輝煌世代的6、7年級生感嘆不捨,坊間租書店更是不少人閱讀言情小說的青春回憶之處。(黃世麒攝)
臺灣言情小說龍頭「萬達盛出版社」於17日宣佈結束營業,作品曾改編成電視劇,並紅遍兩岸的知名作家席絹、于晴,也透過公開信向讀者告別。而席絹更以「最後一封情書」爲題之文,談到時下創作者的憂慮,「當AI變得無所不能時,創作者都在問:我們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還有生存的空間嗎」?不過她還是感念粉絲的支持,「感謝最青春的那段歲月遇見了你們,感謝你們成就了席絹」。
臺灣言情小說在90年代發展蓬勃,不少知名作家所寫的作品,更是6到8年級生的共同回憶,不過網路文學興起,衝擊紙本小說市場,最具代表性的狗屋出版社與萬達盛出版社,分別在9月、11月宣佈熄燈。而萬達盛出版社於近日公告「到了說再見的時刻」一文,又分享席絹、于晴的告別信,吸引大批網友留言表達不捨。
論及AI衝擊書市與創作,席絹在文中寫道,「目前純粹以文字表達出的美麗與訴說出的故事,無法在這影音炫麗成爲主流的市場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純文字的創作已經失去了能夠靜靜傾聽的人羣」,感嘆閱讀羣衆變少。
于晴則透過萬達盛粉專發表長文「今日一別,從此各奔東西」,並於文末感傷地寫道:「祝福曾經的、現在的讀友,祝福出版社裡所有人,祝福出版社,祝福所有努力的寫作者,祝福我自己」。
中興大學文學院副院長陳國偉分析,隨着大環境的改變,言情小說的讀者也轉換興趣,當中尤其年輕讀者偏好大陸網路連載的長篇小說,題材則是仙俠、科幻與奇幻元素很具人氣,另外也有一批臺灣讀者喜歡輕小說。
萬達盛過去也曾經想要發展電子書,一度經營情況好一些,但經營不易主要問題還是在於讀者口味改變,大批消費者都轉往收看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