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又有減重名醫出事!女病患縮胃釀腦病變剩37kg 停業4月

▲義大大昌醫院副院長、纖體健康中心主任宋天洲,同時也兼任博田醫院減重外科醫師。(資料圖/記者許宥孺攝)

記者許宥孺/高雄報導

高雄減重名醫王銘嶼今年7月執行縮胃曠腸手術,10天內造成2名患者死亡,沒想到另名減重名醫宋天洲也出事了!家屬向《ETtoday新聞雲》控訴,妹妹BMI 24接受手術後產生併發症,但術後卻未獲積極追蹤,妹妹拖到最後腦病變住院一個多月,但醫師始終不認醫療疏失,案經過衛生局調查,發現宋天洲也涉及過度醫療,並對未成年患者未盡詳悉評估即手術,依法移付懲戒,懲戒委員會決議處分宋天洲停業4個月。

一名體重54公斤、BMI 24的31歲女性患者,今年4月28日找上南部減重名醫宋天洲後,於高雄博田國際醫院執行縮胃手術,但術後食不下咽、無法排氣,任何固體食物都吃不下。患者家屬向《ETtoday新聞雲》指控,妹妹術後吃什麼吐什麼,到宋天洲任職的義大大昌醫院回診追蹤,卻未獲得積極照護,醫師只會說手術成功一切正常,僅住院吊點滴補充水分,隔天急診醫師只說沒問題,開胃藥就叫妹妹出院了。

▲女患者接受縮胃手術後產生併發症,腦部病變住院一個多月。(圖/家屬提供,點圖可放大)

姊姊心疼地說,妹妹的病情不見好轉,連一顆布丁都吃不完,體重開始直線下降,拖到7月中旬,妹妹意識昏迷被送至高雄長庚醫院急診,診斷證明書指出,「胃切除及胃腸繞道術後,維他命B缺乏所致韋尼克氏腦病變」,住院期間接受內視鏡氣球擴張術,妹妹才得以吃一點食物,但現在一顆拳頭大的麪包還是吃不完,體重還在持續暴瘦,現在只有37公斤。

姊姊說,妹妹已在8月底出院,但臥牀一個多月導致雙腿無力,目前最多隻能走10公尺就得坐輪椅,韋尼克氏其實是早發性失智,妹妹的記憶力也無法恢復到和之前一樣,現在情緒有時憂鬱、有時躁鬱,開心時就會講一些沒有邏輯性的事情,情緒低落就會說自己是廢物,因爲做手術帶給全家人困擾。

▲患者住院臥牀雙腳無力,一起身就跌倒。(圖/家屬提供)

▲患者出院仍四肢無力,臥牀需要包尿布。(圖/家屬提供)

姊姊控訴,妹妹找宋天洲諮詢時,術前評估書記載,BMI 24是病態性肥胖,顯然沒有善盡評估的義務,事發後,多次與院方、醫生溝通未果,甚至上到衛生局調解,但醫師始終不承認醫療疏失。家屬在網路上成立「老宋自救會」,受害者抱團取暖,自救會有超過百人討論熱烈。

由於調解不成立,家屬請衛生局徹查是否涉及違法,根據衛生局公佈的10月13日醫師懲戒決議書,涉事醫師宋天洲未依國內外減重手術的適應症,未符合國際標準指引,以及針對未成年患者未見詳盡評估即執行手術,已嚴重超出醫療所必須之程度,有過度醫療行爲,經依法移付懲戒,懲戒委員會決議處宋天洲停業4個月,且必須完成繼續教育20小時。

▲醫師懲戒決議結果曝光。(圖/家屬提供,點圖可放大)

「同樣都是開體重過輕的病人,爲什麼處分差這麼多?」家屬認爲此處分過於輕微,相比王銘嶼遭拔牌,宋天洲卻僅停業4個月,質疑衛生局裁罰標準不一。此外,患者姊姊也透過關係找上王銘嶼,王銘嶼透露當時衛生局告訴他,縮胃手術手費上限是12萬元,患者姊姊表示,妹妹當時手術費用高達24萬元,也超過衛生局認定標準,呼籲衛生局徹查到底。

根據國際亞太肥胖指數定義,BMI介於23到24.9kg/m2爲過重、25至27.4爲肥胖、27.5到32.5屬於重度肥胖,而BMI超過32.5才屬病態性肥胖。

博田醫院對此表示,宋天洲醫師爲本院兼任減重門診之合作醫師,涉及之醫療爭議案已由衛生主管機關進行審議並作出處分,本院尊重並依法配合相關懲處結果。

對於此案造成患者與家屬之不安與疑慮,本院深表遺憾。我們始終堅持以病人安全爲第一優先,未來也將加強合作醫師審查與管理機制,提升整體醫療品質。如有主管機關進一步指示,本院將持續全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