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洗冷氣洗到中毒!高雄師傅「手浸化骨水」沒感覺 手慘遭腐蝕
▲定期清洗冷氣纔不會讓冷房效果降低。(圖/記者許宥孺攝)
記者許宥孺/高雄報導
天氣熱到凍未條,許多家庭都會清理冷氣濾網增進冷房效果,不過小心清潔用品可能藏有毒害!一名高雄冷氣師傅替住戶清洗冷氣散熱鰭片,雙手浸泡洗劑整整一下午,回家後發現左手紅腫刺痛難耐,急診檢查後判定2度燒燙傷,抽絲剝繭才釐清,原來自己調配出的冷氣洗劑含有「化骨水」成分,左手遭洗劑侵蝕中毒,被醫師要求住院觀察4天才得以出院。
收治病例的高醫岡山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黃展慶表示,一名36歲男子爲資深冷氣維修作業員,因散熱鰭片很銳利,師傅都會戴上工作手套防止割傷,但手套疑似不慎破裂,導致男子的手部浸泡洗劑一整個下午,下班後,覺得左手出現劇烈疼痛、指節周圍嚴重紅腫,以大量清水沖洗後都無法改善。
▲冷氣師傅清洗冷氣,意外調出「化骨水」成分的洗劑。(示意圖/記者姜國輝攝)
經詢問男子的職業背景,男子表示,清洗作業時時,爲了讓冷氣清洗效果更好,同事之間互相分享一套調配比例,不過今日似乎有點失手加太多,他聯繫廠商詢問後,才發現平日所使用的鋁鰭片清洗劑含有「氫氟酸(HF)」,也就是坊間俗稱的化骨水、白骨酸,無色但味道刺鼻,具有強大的腐蝕力,嚇得趕快到醫院評估治療。
▲高醫岡山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黃展慶。(圖/記者許宥孺攝)
黃展慶表示,男子的左手雖看似不嚴重,但判定是2度燒燙傷,爲預防傷口感染,當下請他立即辦理住院,於整形外科傷口護理病房觀察,住院4天期間進行抽血、換藥、輸液,確認傷口無礙後才同意他出院。
黃展慶指出,常見「氫氟酸」中毒部位多是上肢、手指,初期接觸時沒有症狀,中毒者也往往沒有警覺,直到數小時後,氟離子穿透深部組織,纔會讓患部產生劇烈疼痛。氫氟酸濃度高低也決定了症狀反應時間,通常濃度大於50%,暴露後就會立即產生紅腫痛、組織傷害;濃度介於20-50%,暴露於皮膚上,痛覺可能延遲至2至8小時後產生;濃度小於20%者,可能12至24小時後纔會產生痛覺。
▲男子的左手指節遭化骨水腐蝕,醫師判定2度燒燙傷。(圖/黃展慶醫師提供)
「最可怕的是會造成體內離子失衡!」黃展慶表示,據國外研究,接觸50%以上高濃度的氫氟酸,或暴露體表面積達1%,或吸入、食入濃度5%以上的氫氟酸,可能產生低血鈣、低血鎂,進而影響心臟神經傳導,導致出現心律不整、心跳休止、抽搐,甚至導致死亡。
黃展慶建議,民衆不慎接觸化學溶劑時,應佩戴橡膠材質手套,若不慎暴露,應立即除去污染的衣物,並以大量清水沖洗患部至少30分鐘,再儘速送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