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五年磨一劍!銀行自家整合點數先行、跨業互抵再等等
金管會官員說,當年確有開放雙向折抵的建議,但因各家銀行點數計算與使用規則不一,爲維護市場秩序與消費者權益,請銀行公會研擬自律規範。圖/本報資料照片
銀行點數經濟改革露曙光。銀行公會31日將討論核議「會員機構發行點數自律規範」草案,雖僅十條條文,卻歷經五年研擬。銀行圈坦言,從未見一項草案討論如此久,顯示點數機制牽涉層面廣泛,是金融體系一項重大轉變。
事實上,最初構想遠比現在更具野心。五年前外界建議打造「金融生態圈」點數互通機制,例如純網銀LINE Bank若能讓其紅利點數用於LINE購物商城,反之商城點數也能折抵銀行手續費,將實現「雙向點數互抵」,促進跨業整合。
但這樣的模式至今未能落地。銀行主管指出,實務上目前多爲銀行點數折抵外部消費(如停車費)的一方流通,異業平臺的點數反向用於銀行服務的案例極少,合作多半止於「單向折抵」。
金管會官員說,當年確有開放雙向折抵的建議,但因各家銀行點數計算與使用規則不一,爲維護市場秩序與消費者權益,請銀行公會研擬自律規範。
如今公會擬開放點數「可移轉、可整合、可交換」,爲點數經濟的實際應用邁出關鍵一步。金管會將等公會覈報來後,再做進一步研議。
銀行主管坦言,與異業點數「雙向整合」雖可擴大應用場景、打開生態圈想像,但牽涉平臺串接、清算機制、系統改版,技術與成本門檻都高。
與其一步到位,不如先從銀行「自己內部」點數整合、轉贈與交換做起,先建立基本機制與使用者經驗,再尋求跨業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