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自助才人助!壽險業想動用「救命錢」 要給三承諾

金管會研擬鬆綁兩大準備金提存指標。 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管會研擬鬆綁兩大準備金提存指標,估算整體壽險業將有數千億元「救命錢」,但是,想動用這筆救命錢,各業者需自行向金管會申請,還得簽妥三道承諾書,符合金管會一向「自助」纔有人助的原則。

這三道承諾書,一、需承諾今年全年稅前盈餘得拿出3成,轉列外匯準備金,厚實外匯準備金水位,以抵抗未來匯率波動的風險。

二、承諾需「加碼」外匯準備金固定提存比率,加碼比率是0.3個百分點。是採用舊制者,年化提存率從目前0.72%,拉高到1.02%;採用新制者,年化提存率從1.2%拉高到1.5%。

目前已有八家壽險業都申請外匯準備金新制,一旦這八家業者都來申請動用救命錢,就得再增加固定提存外匯準備金水位。

三、承諾提出三項計劃,以強化壽險業體質,包括1.改善幣別錯置計劃。臺灣壽險業最大問題是,滿手臺幣保單,卻「錢」進海外投資,造成負債(保單)與資產幣別的錯配。

2.資產負債匹配的追蹤計劃。這項計劃是第一項計劃的延伸,改善資產負債的幣別錯置,也需做後續追蹤,例如是否降低國外投資配置等。

3.增強保單銷售利潤計劃。是指需多賣賺錢保單,就是保險公司銷售保單所累積的CSM(保單有效期間賺取利潤的折現值,多數是死差益與費差益),在2026年接軌IFRS17後,可逐漸釋放到損益表,貢獻每個月稅前盈餘。

延伸閱讀

獨家/臺幣又見「29」壓垮壽險業 金管會救命錢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