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2026藍白能否合? 郝龍斌:當選後建立「黨對黨協商機制」
國民黨主席選舉登記參選人郝龍斌。記者曾吉鬆/攝影
國民黨主席即將改選,2026年藍白能否合作引發關注?登記參選黨主席的臺北市前市長郝龍斌接受聯合報獨家專訪表示,「藍白一定要合作」,如果他當選一定會拜訪民衆黨主席黃國昌,併成立「黨對黨協商機制」,選出2026年各選區最強人選。在野合作最終目的就是要重返執政、拉下民進黨。
郝龍斌表示,藍白一定要合作,而合作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成立「黨對黨協商機制」,例如有些選區民衆黨有很強的候選人,兩黨就應該有協商機制,擬定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評估方式如民調等,透過這個方式產生最強候選人,兩黨團結起來一起爭取勝選。
郝龍斌強調,這一次大罷免民進黨會大失敗,最主要就是藍白團結合作,藍白既然已有一個好的合作結果,建立基本互信,未來要透過互信再更進一步合作,藍白才能在2026年地方選舉時,把勝選極大化,「誰強誰出來,能贏最重要,這是我的大原則」。
不過2024年總統大選時,藍白就對民調計算方式認知不同,藍白合因而破裂。郝龍斌對此表示,所以藍白合作一定要先談好機制,他若當選也會請教新北市長侯友宜、立法院長韓國瑜等有經驗的人,覺得在民調上有何可以改進之處,再來看如何建立起藍白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機制。
面對2026年地方大選,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已在不分區立委席次中,佈局一些可能參選人。郝龍斌表示,可以看到這幾位不分區立委在立法院表現可圈可點,未來第一個就是要尊重這些不分區立委的意願,是否願意繼續挑戰縣市首長;第二個也要爭取地方意見領袖的回饋,因爲這些人將來都是地方擡轎者,大家願意團結起來合作,才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也纔有可能勝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