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呼吸漸漸被奪走!LAM病患提案破5000人附議列罕病

淋巴血管平滑肌瘤病(LAM)是一種罕見的平滑肌細胞不正常增生疾病,會影響肺臟、腎臟和淋巴系統,多數發生於女性,平均發病年齡35歲。近來有民衆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希望將LAM列入我國公告的的罕病及重大傷病,保障病友的基本醫療權益,目前已突破5000人附議門檻,衛福部須在2個月內正式迴應。(示意圖/林周義攝)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告,目前臺灣有247種罕見疾病。近來有民衆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希望將「淋巴血管平滑肌瘤病」(LAM)列入我國公告的罕病及重大傷病,保障病友的基本醫療權益,目前該提案已獲超過5000人附議,衛福部須在2個月內正式迴應。

根據罕病基金會網站,LAM是一種罕見的平滑肌細胞不正常增生疾病,會影響肺臟、腎臟和淋巴系統;多數發生於女性,發病時期爲青春期及孕齡期女性,平均發病年齡爲35歲,不過也有少數患者在更年期過後才發病。由於LAM的症狀與其他肺部疾病相似,例如氣喘、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等,早期診斷LAM困難,病患經常是因爲氣胸引起胸痛及呼吸困難而就醫。

提案人「小羽」自述是今年才被確診爲LAM的病患。在一次出國旅途中,飛機上她突然胸痛, 到達國外後喘不過氣,回國後馬上住院,醫師表示情況危急、有生命危險,住院十幾天,照了CT後發現,肺里布滿無數大小不一的肺泡;醫師坦白地說,目前沒有醫治辦法,唯一根本治療方式就是肺移植。

今年30歲的她,育有2個年幼的孩子,卻已經無法像其他媽媽一樣帶着他們跑跳,跑沒多久就會喘到不行,今年已經因爲氣胸住院2次,很難想像未來肺功能繼續惡化後, 「我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子」。

提案內容指出,目前雖有部分藥物能延緩病程,但高額的檢查費用、藥物費用、 定期追蹤與生活上的限制,對病患及其家庭造成極大的壓力。因此呼籲政府能重視LAM患者的困境,協助推動疾病公告, 保障病友的基本醫療權益。

「LAM是一種會漸漸奪走呼吸能力的疾病,但每一位病友都有活下去的願望。」提案內容中,小羽代表病友發聲,誠懇地希望政府正視這個罕見卻深具破壞力的疾病, 將LAM納入罕見疾病與重大傷病項目, 讓病患獲得合理的醫療資源、減輕經濟壓力,也能更有尊嚴地活下去、繼續陪伴家人與孩子成長。

提案中指出,若能列入我國公告的罕病及重大傷病,有助於提升社會與醫療體系對LAM的認識, 減少誤診與延誤治療的情形;患者獲得罕病或重大傷病身分後,可申請相關補助、減免醫療費用,並確保病患就學、就業與生活中的公平待遇與保障。該提案已於7月31日達到附議門檻,通過衛福部須在2個月內,也就是9月30日前正式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