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公募調降銷售服務費、業績基準庫有望近期落地,改革持續推進
財聯社8月15日訊(記者 閆軍)隨着浮動費率基金、科創債ETF等創新產品陸續推出,公募高質量改革方案的落地節奏與焦點問題持續在業內探討中。
近日,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相關解讀在業內流傳,其中,關於優化基金運作模式、合理調降公募基金銷售服務費、改革基金公司績效考覈、推動權益類基金產品創新等熱點討論在業內引起共鳴。
早在今年5月,證監會發布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圍繞着公司治理、產品發行、投資運作、考覈機制等基金運營管理多個關鍵層面,細化25條舉措,全方位勾勒出公募基金行業改革發展的路徑藍圖。
“公募改革25條”推出已有三個月,細節也在陸續落地中,具體來看,業內討論與關注的核心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新產品持續落地和實施推進節奏;
二是業績比較基準指引以及基準庫、績效考覈均有望年內落地,財聯社記者獲悉,基準庫或在三季度末左右推出;
三是費率改革第三階段,銷售服務費改革或在近期落地;
四是投資者盈虧比的信披新規、薪酬管理等明年或推出。
關注點一:浮動費率基金審批將常態化,產品註冊節奏有望加快
作爲公募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產品改革,浮動管理費是最先落地,行業首批26只新模式浮動管理費率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5月16日上報,5月23日獲批註冊,27日啓動募集,合計募集金額約259億元。第二批獲批12只產品覆蓋多個主題,當前已經陸續進入發行階段。
此前,監管已經表態,接下來浮費基金將進入常態化註冊。
當前業內圍繞浮費基金的討論主要集中在存量處置、創新方向以及是否向其他類型擴展上。據瞭解,當前浮動基金髮行依然集中在權益規模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頭部試點評估,其他公司再跟進。
產品註冊安排也是此次改革的焦點。
財聯社記者獲悉,基金快速註冊機制或將落地,不同產品的原則性審批時間爲: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債、綠色債相關基金產品也有望迎來審覈加速,而各家基金公司發力的固收+產品因含權也得到較多的鼓勵與支持。
關注點二:費率改革第三階段有望近期落地
費率改革自2023年7月改革進入實操階段以來,行業已走過兩年曆程,費率改革第一階段存量產品降費、第二階段規範公募基金交易佣金等工作已完成。
數據顯示,在兩個階段降費後,2023年、2024年兩年管理費率減少202.86億元,降幅超14%;交易佣金、基金託管費兩年的降幅分別爲41.36%、9.4%。
業內也較爲期待費率改革第三階段的落地。當前也有消息傳出,合理調降公募基金的認申購費和銷售服務費也將在近期落地。其中,業內探討直銷讓利不收取銷售費用,而代銷尾傭則需要進一步降低。
此外,在大規模寬基ETF降費後,關於場外指數基金、貨幣基金等規模較大產品的管理費與託管費率的費率自主權在基金公司,進行相應的引導。
而基金運作環節中的費率有望進一步降低,比如基金登記結算、指數授權使用、信息披露、審計等相關固定費用。
在今年4月,多家基金公司收到指數公司調降指數授權費的通知。指數公司下調ETF等指數使用費,普遍打八折。此前,貨幣經紀服務費率也進行了相關下調。
在機構投資者方面,有消息指出,重點發展直銷櫃檯業務,以降費讓利的形式呼籲保險、理財、FOF使用該平臺。
關注點三:業績比較基準指引以及基準庫或在三季度末推出
公募改革25條中指出,要強化業績比較基準的約束作用,並與浮費基金收費掛鉤。財聯社記者獲悉,當前業績比較基準庫已經在準備中,有望在三季度末推出,在基準庫的設置上,或分爲一類庫、二類庫。同時,監管也會給予充足的時間進行過渡。
根據已有的消息顯示,業績比較基準的調整可根據公司自家情況決定,在調整基準時堅持不改變投資範圍、投資目標、投資比例限制和投資策略這四個核心指標。
在業內看來,這是統一給全行業所有基金公司一次梳理產品線的機會。基金公司也較爲關注,原合同約定持有人大會才能修改業績比較基準,也有觀點指出,在此次調整中可以不開持有人大會,減少額外的工作。
關注點四:考覈評價與薪酬改革看點,去明星基金經理化成共識
對於考覈、基金經理薪酬以及投研集中在對主動權益基金方面。
比如,此前公募改革25條中已經對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經理制定了相關的比例約束。基金公司股東和董事會對公司高管的考覈,基金投資收益指標權重不低於50%;對基金經理的考覈,基金產品業績指標權重不低於80%。對基金投資收益全面實施長週期考覈機制,其中三年以上中長期收益考覈權重不低於80%。
這一指標主要針對主動權益基金,而績效同樣如此。此外,業內還對基金經理跟投以及自購鎖定期進行了相關討論。比如允許並支持遞延獎金跟投等。
在投研上,業內對“去明星基金經理化”已有共識,尤其是頭部需要擔負起破題的職責。
有消息指出,未來將在公募REITs、指數基金等產品類型上,試點團隊制模式,對外披露管理團隊,弱化基金經理個人。
此外,在基金經理管理半徑與持股集中度上,有業內人士建議,基金公司內部解決管理規模比較大的基金經理的持股集中度問題。千億規模基金經理或難以再現。
關注點五:信披更加透明,強調披露盈虧比
據瞭解,在基金信息披露方面,投資者盈虧情況也將納入,有消息顯示,明年可能會推出針對主動權益基金的信息披露模版,在新產品上作出調整,比如披露綜合費率情況、投資者盈虧情況、業績比較基準對比情況、管理人費用收取情況等。
此外,信息披露費用調降也在業內討論範圍內。
(財聯社記者 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