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區需求爆增!北市2行政區1心衛中心達標 林奕華:盼中央完善制度
臺北市長蔣萬安任內訂出2行政區設立1心衛中心目標,今天最後拼圖「南港區社區心衛中心」開幕,副市長林奕華也出席揭牌儀式。記者洪子凱/攝影
臺北市長蔣萬安任內訂出2行政區設立1心衛中心目標,今天最後拼圖「南港區社區心衛中心」開幕。副市長林奕華出席也表示,都會區生活壓力大,心衛需求增加,除了量能擴大,人才培育與招募也很重要,盼中央也能協助建制完整制度。
北市目前已有中正、萬華、文山、北投、信義5間心理衛生中心,今天南港心理衛生中心揭牌,達成市府兩行政區一心理衛生中心目標,副市長林奕華今出席揭牌典禮坦言,心理健康是21世紀北市面臨的最大挑戰,心裡衛生中心更提供,「可近性」,讓社區民衆能直接獲得心理健康支持。
林奕華說,相較於醫院,心衛中心提供一個初步的評估和更親民的服務路線,能夠及早發現潛在問題,並將真正需要醫療協助的個案轉介到醫院,從而將心理健康支持網絡向社區延伸,使其更爲完整,現階段最主要困難是人才招募,包括心理師和訪視員短缺,呼籲中央共同思考如何透過更合理的待遇和制度來吸引留住人才,才能建構起完整的社安網。
衛生局統計,衛生局6區心衛中心,近3年每年約服務1.2至1.5萬需要定期關懷個案,訪視員的案量約落在1比40、心理衛生社工案量約落在1比25,心衛中心也提供心理諮商服務,在12區的社區諮商門診,平均每年提供近8300人次的諮商服務。
議員陳宥丞也說,韓國現正面臨高自殺率的困境,這是一個臺灣須避免的極端情況,心理健康雖然看不見,但卻非常重要,自己法律諮詢發現,發現許多民衆前來並非單純的法律問題,而是因爲「沒有人能講,沒有人能說」,長輩、小朋友在AI時代更可以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衛生局指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除提供心理諮詢與個案服務外,也會針對不同年齡層與族羣,設計多元主題的講座與推廣活動,各區心衛中心服務原則上以居住地爲主,但沒有特定排除服務對象,包含外國人僑生有居留證,無健保身分,至心衛中心可提供諮詢或諮商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