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哈空襲炸出「阿拉伯版北約」埃及力推軍事聯盟

2025年9月15日,阿拉伯 - 伊斯蘭緊急峰會,各國領導人於卡達杜哈合影。(法新社)

以色列上週對卡達首都杜哈發動空襲,擊中一棟哈瑪斯(Hamas)談判代表所在的住宅大樓,不僅造成外交震撼,更可能觸發以色列長期最擔心的局面,阿拉伯國家軍事聯盟的誕生,埃及作爲阿拉伯世界最大軍事強國,於會議中積極推動以開羅爲基地打造「阿拉伯版北約」(Arab NATO)。

《南華早報》(SCMP)報導,據阿拉伯媒體與外交消息人士透露,自週日(14日)起在杜哈召開的阿拉伯—伊斯蘭緊急峰會(Arab-Islamic summit),正在討論成立聯合軍事聯盟的提案,這也是數十年來最嚴肅在推動的區域軍事整合。

埃及作爲阿拉伯世界最大軍事強國,主張以開羅爲基地打造「阿拉伯版北約」;而穆斯林國家中唯一的核武國家巴基斯坦則呼籲建立聯合特遣部隊,負責監控以色列在區域的動向,並以協調方式採取威懾與反制行動。巴基斯坦外交部長達爾(Ishaq Dar)在會議上直言:「以色列必須爲戰爭罪與反人類罪負責,不能再肆意攻擊伊斯蘭國家並濫殺無辜。」

本次緊急峰會延續了9 月5日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22個成員國剛通過的「埃及—沙烏地合作框架」(Egyptian-Saudi framework),內容包括打擊恐怖主義、確保航運安全與保護戰略基礎設施。

如今杜哈遭到以色列轟炸後,該計劃正被加速推進。卡達國王塔米姆(Emir Sheikh Tamim bin Hamad Al-Thani)更痛批,以色列此舉不只是針對哈瑪斯,更是對「外交斡旋」作爲戰爭替代方案的全面打擊。他警告,如果穆斯林國家不採取具體行動,區域恐將陷入無止境的流血與毀滅循環。

事件也再度凸顯外界對華府安全承諾的質疑。雖然美國與卡達的軍事合作名義上依舊存在,但美方並未攔截擊中杜哈的飛彈,讓不少阿拉伯國家對華府的可靠性失去耐心。

美國學者伊比什(Hussein Ibish)指出,阿拉伯各國此舉正反映出「對華府不願或無力扮演中東安全保證人的強烈不滿」。諷刺的是,阿拉伯世界正朝着美國長年倡導的區域合作方向邁進,但這次的矛頭卻是對準以色列,而非伊朗。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日前與川普總統及副總統範斯(J.D. Vance)會晤後,雖然對以色列空襲表達「不滿」,卻未做明確譴責。專家認爲,這項軍事聯盟計劃同時也是對華府的「最後警告」,若美國不及時介入,未來將付出失去區域影響力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