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哈空襲化解分歧 伊朗黎巴嫩宣佈加強合作

伊朗與黎巴嫩杜哈會晤,誓言深化合作、譴責以色列侵略。(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卡達遭以色列空襲後召開的阿拉伯—伊斯蘭緊急峰會(Arab-Islamic summit)期間,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與黎巴嫩總統奧恩(Joseph Aoun)於15日杜哈舉行會晤,雙方承諾放下歧見,加強合作,並共同譴責以色列的侵略行爲。

泛阿拉伯媒體《廣場新聞》(Al Mayadeen)報導,裴澤斯基安表示,伊朗希望「在尊重、共同利益與雙贏原則基礎上,擴大與黎巴嫩及區域各國的合作」。他痛批以色列政權「具有侵略性與殘暴本質」,強調其行徑無視國際規範。

他並指責那些「口口聲聲捍衛自由與人權的國家」,卻對加薩無辜民衆遭屠殺與飢餓保持沉默,甚至持續爲以色列提供軍事與法律支持。

奧恩則強調,黎巴嫩希望與伊朗建立「基於尊重與共同利益的友好關係」,並指出國與國之間意見分歧「屬自然現象」,可透過「持續理解與合作」逐步克服,進而拓展雙邊關係。

同日在多哈,伊朗外長阿拉奇(Abbas Araghchi)也與黎巴嫩外長拉吉(Youssef Raji)會晤,討論加薩戰事與區域緊張局勢。根據兩國外交部聲明,雙方重點談及以色列在被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持續犯下「種族滅絕罪行」,並強調國際社會必須立即行動,制止以色列對巴勒斯坦與黎巴嫩等國的攻擊。

黎巴嫩方面則重申,政府決定將所有武器置於國家管轄之下,並持續推動國家對全境的主權延伸。阿拉奇則強調,伊朗尊重黎巴嫩主權,不會干涉其內政。

他進一步指出,以色列轟炸卡達「揭露了其真實面目」,證明以色列纔是區域安全的主要威脅。他呼籲伊斯蘭國家「必須集體行動」遏止以色列罪行,而不僅僅是發表譴責聲明。

針對外界關注的真主黨軍事力量,阿拉奇表示:「真主黨的武器問題是黎巴嫩內部事務,應由黎巴嫩人民自行決定。」他同時強調,真主黨已是黎巴嫩政治架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伊朗支持該組織,但這並不等於干涉黎巴嫩內政。

阿拉奇最後還警告,以色列意圖削弱並分化區域國家,各國必須保持警惕,避免落入以色列設下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