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光復商工復課後午餐成大問題 校長嘆「有錢也訂不到」
花蓮光復一家便當店接單幫光復商工送午餐,老闆今近中午開車載着上百個便當到校給師生用餐。記者林佳彣/攝影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重創光復市區已近1個月,重災區光復商工上週恢復實體上課,午餐卻成了大問題,即使有錢也訂不到便當,幸好有業者和義煮團願意送餐,但因該校有住宿生,校方每日準備三餐得花2萬多元,單月估要近50萬元,直呼是龐大開銷。
光復商工校長陳德明表示,國中小的營養午餐是花蓮縣府公告招標,會由中央廚房配餐到各校,國立光復商工隸屬教育部,得自行公告招標,但近半年已流標6次,全校150位學生午餐只能自備或家長送、叫外送、校方募款訂便當給約50位弱勢學生等方式。
9月23日堰塞湖洪災過後,光復商工歷經近3周救災,已於10月17日恢復實體上課。校長陳德明直言,「復學最大困擾是學生的用餐」,洪災後,現在有錢也訂不到便當,因爲光復市區現在沒什麼店家營業,甚至家長會關心孩子到校有飯吃?
陳德明說,學校曾聯絡鄰近瑞穗、鳳林、光復未受災地區的店家,加上涵管便道開通,目前有業者願意每天送便當到校。不只全校學生的午餐,也要爲近50名住宿生準備早晚餐,「不能讓他們餓肚子」,一天三餐費用2萬多元,每週上課5天,每月粗估近50萬元,是一筆龐大開銷,目前以各界善款支應。
「我要想辦法幫孩子解決用餐問題」,陳德明感謝近日有義煮團表達供餐意願,上週已有義煮團幫忙,這周也有義煮團協助午晚餐,早餐則叫外送;雙方事先確認好數量,義煮團會特別預留,學校再派人過去領取。未來義煮團若無法供餐,校方將持續聯絡是否有店家願意接單外送。
校方近日聯絡上距離學校近15分鐘車程的「日月豬腳」,店家願意接單,今天近中午,業者蔡先生趕着送來熱騰騰的便當到校,也因校內電梯無法使用,他來回搬運便當上到2樓,再由老師發放給各班代表領取的學生。有學生分享,災前的午餐可叫外送,選擇自己喜歡吃的餐點,現在每天都吃便當,因爲不同菜色,不至於覺得膩。
蔡先生說,曾在光復市區租屋開店2年,半年前回現址自家經營,本來想輕鬆做,9月洪災時,店內未受災,生意比過往還要好。
「那時候很掙扎,不做他們又沒飯吃,就硬把它扛下來」,蔡先生迄今接單一週,每天比過往提早2小時備料,清晨5時許就開始忙,午餐送完約150個便當,再繼續忙數量較少的晚餐,假日則採買備貨。他說,要趕在用餐前出便當,有時候身體受不了,但想說可以幫助學生,價格也算比較便宜。
蔡先生表示,若學校未來還有訂餐需求,「我願意,可是要ㄍㄧㄥ一點就是了!」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重創光復市區已近1個月,重災區光復商工上週恢復實體上課。記者林佳彣/攝影
9月23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過後,光復商工10月17日恢復實體上課,迄今每日午餐都是叫便當或義煮團準備。記者林佳彣/攝影
光復「日月豬腳」業者蔡先生表示,若光復商工未來還有訂餐需求,「我願意,可是要ㄍㄧㄥ一點就是了!」記者林佳彣/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