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危老常遇釘子戶 高雄議員建議「代拆」要有依據
高雄市民族社區建物老舊,住戶多達2千多戶,推動都更多年,意見整合困難。記者徐白櫻/攝影
高雄曾發生城中城大火悲劇,高雄都更與危老重建件數卻是全國後段班,議員黃紹庭今在議會表示,都更或危老推動困難,常因「釘子戶」導致實施者望而止步,高雄應給予「代拆」法源依據,加速推動都更案。都發局表示,相關辦法研擬中,下個會期送議會討論。
高市議會今天進行工務部門業務質詢,議員黃紹庭指出,高雄老舊建築多,沒人希望再發生城中城事件,唯有透過危老改建或都更才能防止公共意外發生,但自2017年危老重建條例制定至今,臺北市覈定988件、新北602件、臺中838件、高雄416件。
黃紹庭說,高雄不只是危老改建後段班,都更成績也不好看,至今只有完成31件,遠不如臺北市及新北市。此外,都更常面臨棘手的釘子戶問題,必須要讓實施者有法源依據,可依法拆除,否則可能產生法律訴訟問題,目前北市、新北已上路,甚至連這一輩子可能不會碰到都更問題的澎湖縣也有類似法源,高雄應比照其他縣市制訂代拆實施辦法。
都發局長吳文彥迴應,代拆辦法是中央授權的行政法規,已在局務會議討論過,再一次文字修正可公告,預計下個會期可向議會提出報告。
議員黃紹庭今在議會表示,都更或危老推動困難,常因「釘子戶」導致實施者望而止步,高雄應給予「代拆」法源依據。記者徐白櫻/翻攝
依據國土署發佈的危老重建覈定案統計,2017年危老重建條例制定至今,高雄僅覈准416件。圖/黃紹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