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狂潮來了!臺廠9家股價大漲一波 外資狂掃這檔22萬張

AI推動記憶體超級週期。(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聯準會利率下行,科技股領漲,美、臺股市持穩創高軌道,臺積電創高加上ODM助威,不必預設指數高點,操作仍以強勢股爲主。

美股持續穩健走在創新高的軌道上,科技類股無疑是推升力道的最大動能,相較於一九九○年代末的網路泡沫,其一爲當今的AI熱潮評價提升固然是重要力量;其二則是雖然難以評斷企業支出趨勢還能延續多久,不過大型科技公司擁有持續成長的營運實質獲利,且產生正向現金流,而在另外一個層面上,資金堆積的集中效果,再加上聯準會再次啓動降息循環的加乘效果。

十月降息一碼幾成定局

被視爲小非農的ADP數據,最新一期的就業人數遠不如經濟學家預估值,壞消息變成好消息,雖然民間數據與官方數據間總有落差,不過美國政府進入部分停擺,非農就業報告已經取消發佈,間接放大了ADP的影響力,芝商所(CME)FedWatch工具顯示,交易員押注十月降息一碼機率高達九九%,十二月再降息一碼機率上升至八六.七%,高機率與聯準會的點陣圖相同。

利率降低意味着借貸成本下滑,有助於提升獲利能力,搭配聯準會持續縮減資產負債表計劃,也就是向市場釋放更多的資金。自從量化寬鬆(QE)政策實施後,金融市場幾乎已經轉由資金所主導,自金融海嘯起的危機,多因此而獲得化解,股市大步奔馳,AI趨勢則是加速器。市場維持樂觀情緒,國際主要指數多數位於高檔至創高格局之中。

從剛過的九月份來看,美國四大指數全面收漲,幅度最大的是費城半導體的十二%、最小的是道瓊的一.九%,Nasdaq指數則是連續六個月收紅,爲近四年多來最長上漲紀錄,從標普十一大類股來看,資訊科技與通訊服務優於大盤表現。根據FactSet數據顯示,S&P 500成分股中,二五年EPS預估值爲二六七.六五美元,二六年成長至三○三.八二美元,年增率還優於今年。

若以S&P 500第三季末收盤的六六八八點,與二六年預估EPS計算,本益比約爲二二倍,而過去五年平均本益比約十九.九倍,過去十年最高本益比則可達二三.五倍,顯示目前本益比雖不低,不過也仍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另一方面,黃金自今年以來漲幅超過四成,僅次於白銀,美元弱勢是其中一個原因,搭配避險情緒與關稅推波助瀾,銅礦也因印尼礦廠停產,推升價格逐步逼近歷史高位。

AI伺服器ODM再展雄風

Nvidia、甲骨文與OpenAI被網路稱爲資金的永動模式,而對於未來產業更有機會出現突破性影響的,是Nvidia將投資五○億元購買Intel股權,從效率層面來說,一是提升製程,這是臺積電的強項,二是結構,Nvidia推出Grace CPU爲資料中心專用CPU,採用ARM架構,不過若Nvidia與Intel進行更深層合作,各自調整架構進行高度整合,結合兩家公司強項,效能可望呈現爆發性成長。

雖然目前探討時間點仍早,不過若最終成真,則可預期Nvidia主宰市場的時間將更加延長,不僅國際各大CSP廠自研ASIC效能追不上,對於當前較具威脅的對手AMD,絕對是給予重擊的必殺技,而另外一家則是聯發科,雖應仍會持續與Nvidia合作,不過效益可能就相對有限。而另一方面,要求臺積電拯救Intel的壓力則可望逐漸減輕,然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推動臺灣、美國五○:五○的晶片生產比例,政策上恐仍存在變數。

回到臺股來看,在神山臺積電創下一四○○元的歷史新高帶動下,加權指數攻上二六七六一.○六點,量價配合仍屬健康,技術面尚未出現趨勢改變的跡象,資金回到AI伺服器代工股,其中緯創突破整理區間,直逼二三年曆史高價的一六一.五元,旗下緯穎已經領先創下歷史新高的三五四○元,鴻海重返二○○元之上,已是逼近歷史高二三四.五元,廣達雖仍相對落後,不過也站回到三○○元。

廣達通用型伺服器上半年動能強勁,而下半年客戶資源轉向AI伺服器,成長力道將相對放緩,但全年仍將維持不錯的增長,焦點回到AI伺服器,雖然目前正值Nvidia GB200與GB300平臺交替期,部分客戶選擇等待GB300產品放量後再進行採購,部分則持續拉貨GB200,第三季營運成長動能趨緩,不過公司依舊預估全年將維持三位數的高成長動能,其中顯著出貨增幅將會落在第四季。

截至上半年,廣達AI伺服器營收已佔整體伺服器營收六○~七○%,比重可望在新產品放量後進一步提升。爲了因應客戶需求,今年資本支出已由原先的一五○~一六○億元上調至二○○億元,雖然關稅政策尚未明朗,且還需要繼續關注二三二條款後續發展,不過加速拓展美國製造能量勢在必行,今年已五度注資擴大美國產能,於墨西哥產能預期於明年初投產。爲確保財務彈性,董事會決定發行海外第五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十億美元,九月底完成訂價,轉換價格四○一.一元。

國際記憶體三大廠商美光、三星與SK海力士,皆將資源優先投入HBM領域,將會對於其他記憶體產品出現排擠現象,供給端將會出現變化,加上如工控、車用等需求,也轉向相對較高階產品。美光暫停報價後調漲價格,三星也傳出將於第四季上調DRAM與NAND報價,在預期心理驅動之下,可預期下游客戶將拉高庫存水位應對,庫存去化再次加速,價格也可望在一段不短的時間內,維持高檔甚至持續走高。

美光與SK海力士股價今年漲幅都已經超過一倍,臺廠雖然並非直接受惠AI需求,不過相對低基期與轉機性,更重要的是原本族羣極具爆發力的股性,包含羣聯、宜鼎、威剛、南亞科、晶豪科、宇瞻、華邦電、廣穎、旺宏等相關個股,都逐漸累積一段不小的漲幅。

記憶體、被動元件輪漲

南亞科已經連續虧損十一個季度,不過受惠記憶體價格上漲,自結八月歸屬母公司淨利八.一一億元、EPS○.二六元,高機率第三季可望由虧轉盈,摩根士丹利證券預估單季營收季增幅達七九%,並將評等由中立調升至優於大盤,目標價調高至九○元,而在籌碼面上,臺塑、臺塑化與臺化公告各處分二.五萬張南亞科股票,留意九月買超逾二二萬張的外資,是否還有持續買入的動作。

被動元件也是近期加入類股輪動的產業,指標股除了兩大龍頭國巨*與華新科之外,股價領先創下新高的鈺邦也值得留意。鈺邦在股東會上表示,爲因應AI伺服器平臺客戶需求持續放量,卷繞型固態電容(V-Chip)第四季產能將提升至一億顆、明年增至一.二億顆。晶片型固態電容(CAP)將從五○○○萬顆提升到六○○○萬顆,明年目標至一億顆。

上半年CAP與V-Chip合計佔營收比重約當六成,兩項產品皆具小型化、低阻抗、高頻化、溫度特性佳等特性,鈺邦目前在V-Chip已是世界最大供應商,而應用於消費性電子設備的引線型固態電容(DIP)低於四成,由於CAP與V-Chip毛利率較高,AI趨勢搭配資本支出上升,帶動經濟規模隨着持續放大,持續優化產品組合,帶動營運增溫。總經理林溪東於第三季法說會表示,下半年與明年展望均爲正向。

臺慶科持有鈺邦二七.一九%股權,主要產品爲線圈元件與晶片電感元件,兩者產品應用領域具互補性。臺慶科在車電領域受惠客戶穩健成長,加上佈局多年的中國市場發酵,營收佔比從去年的三三%拉昇至上半年的三八%,下半年將可望維持雙位數成長,電腦周邊佔比從二八%提升至三○%,除了中國記憶體客戶訂單增加之外,高單價與高毛利率的TLVR電感產品,獲得美系CSP廠訂單,整體而言,全年營運將優於去年。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73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