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打擊量產迷信內容、災害預警騙互動等惡意營銷行爲

8月12日,抖音公佈“惡意營銷號”治理情況,並列舉了對部分典型違規案例的處置。

如,有矩陣賬號僞造宗教人員形象,批量發佈雷同封建迷信內容,危害內容生態健康;有賬號仿冒天氣播報員發佈虛假預警信息,但要求“點擊關注纔會告知具體地點”,騙取關注漲粉後倒賣賬號。此外,還有部分賬號搬運學者演講畫面,配以如“學費猛漲大學該不該上”等博眼球標題,漲粉後倒賣賬號違規獲利。

平臺已對上述賬號扣除相應的健康分,並按照對應分數進行處置,如限制其投稿功能、評論功能、變現權益以及減少推薦等。

今年4月,抖音發佈了《關於“惡意營銷號”的治理規範》,明確“惡意營銷號”存在“虛假人設不當獲利”等十類典型違規特徵行爲,表示將打擊通過低質、工業化量產惡意博取流量的行爲,保護用戶權益。同時,抖音還推出“賬號健康分” 評估機制,對違規賬號進行梯度管理、引導教育,倡導真誠創作。

公告顯示,自“賬號健康分”規則運行以來,平臺累計處置違規短視頻410.7萬條,違規賬號62.8萬個。同期,有21.4萬個賬號通過內容創作持續向好、參加平臺學習考試等獲得加分。

抖音方面表示,平臺希望通過相關措施和規則,打擊治理“惡意營銷號”,倡導優質創作者發揮正向積極的示範作用,打造更加安全、優質和多元的內容生態。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溫婧

編輯/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