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六市公所推永續人行計劃 兩大幹道拚脫胎換骨

▲斗六市公所推動大同路與成功路人本交通計劃,預計2026年動工,打造安全舒適的步行空間。(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記者遊瓊華/雲林報導

行人安全與城市美學,正悄悄在斗六市中心展開新篇章。爲改善市區人車爭道、空間混亂等長年問題,斗六市公所推動「大同路」及「成功路」兩項「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劃」,以斗六火車站爲核心,串聯周邊生活廊帶,打造安全、舒適、永續的人本步行環境。

走在斗六市區,大同路與成功路幾乎是當地人的共同記憶。這兩條道路分別連接火車站前的商圈與學區,是每日車潮與人流最密集的幹道。然而多年來,由於無明確人行專用道、違停與雜物佔用頻仍,行人常被迫與車輛爭道,推嬰兒車、輪椅或長者步行都寸步難行。

▲改善藍圖,強調人行安全與都市美學並重。(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市公所指出,本次改善計劃範圍包括大同路(民生路至太平路)與成功路(三民路至大學路)兩段,未來將導入「人本交通」理念,全面翻轉通行環境。重點工作包括建置人行專用道與公共設施帶,串聯無障礙通行空間,並優化路口環境、消除違停與雜物佔用。同時,透過劃設汽機車停車格、調整停車秩序,讓道路重新迴歸整潔、暢通、安全。

清晨的火車站周邊,許多趕車的上班族與學生穿梭其間,常因人行道不足而被迫走在車道邊;傍晚時分,商圈攤販、送貨車與行人交錯,也讓街區顯得擁擠雜亂。市公所期盼,改善工程完成後,這些畫面將逐步被取代爲「綠意步道、整齊路緣、街角花壇」的新風貌。

市長林聖爵表示,這兩項計劃皆屬市中心重要路段,長期以來因車流龐大、設施老舊,安全性與美觀度皆不理想。此次改善不僅針對通行機能,也強調「都市景觀」與「公共生活」的平衡。未來,斗六市民不必再提心吊膽地過馬路,而能自在地步行、散步、購物,享受一座更友善的城市。

林聖爵進一步指出,市公所將積極爭取中央補助計劃,並配合縣府都市設計與綠帶策略,逐步串聯火車站周邊、商圈與社區步行系統,讓人本交通不僅是理念,更成爲城市日常。「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市民願意走、能安心走、也走得開心的城市,讓斗六真正成爲宜居、宜行、宜遊的幸福之都。」

根據規劃,兩項計劃預定於115年度陸續啓動。完工後,預期可有效改善人車爭道與違停問題,並透過整體景觀設計與街道傢俱配置,強化街區魅力與地方認同感。市公所認爲,友善的行人環境不僅提升生活品質,更能帶動商圈繁榮與經濟活絡,爲斗六的都市更新揭開新序章。

▲大同路將設置人行專用道與停車秩序區,提升道路安全與街區整潔。(圖/記者遊瓊華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