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除了進補吃湯圓 還有你可能不知道的習俗

冬至這兩天又適值寒流過境,使得今年的湯圓出現熱賣情況,主力廠商已出現供貨吃緊情況,預估今年銷量約比去年成長5%。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3/12/22 黃國有攝影)

你曾經聽說長輩說過:「冬至大如年」這句嗎?一直以來,人對於過冬至的慎重相當春節,雖然現今很多過節的繁文縟節都被簡化或遺忘,讓我們對冬至的印象好像只剩下「變冷、進補、吃湯圓」,但冬至是歷史悠久的節氣,在過去都曾經盛行這種的過節方式,也有不少有趣的冬至習俗,可能是現在的我們所不知道的。

【推薦閱讀】 滿是臺灣味的「手路菜」 有吃又有拿的辦桌文化 歷史影音/61年前除夕這樣過(1959~1980)

在歷史新聞找到一項有趣的習俗,提到冬至湯圓不只是祭拜、食用,過去也曾用於占卜,有點像是現代人會特別爲孩子性別舉辦公開活動一樣,早年人們也對生男生女特別期待,但是並沒有先進醫學可以檢測,於是就流傳用祭拜的冬至湯圓來占卜,將湯圓放到火爐烤用,湯圓膨脹沒裂開據說是生男的徵兆,若有裂開則是生女,以此預測孕婦肚中小寶寶的性別。對現在來說,這樣的占卜準不準是其次,藉此增添過節的趣味纔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