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人大常委會:探索構建“1+4”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制度體系
爲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更好履行國有資產監督職能,扛牢守護人民財產的責任擔當,東營市人大常委會在全省首創“1+4”國有資產管理人大監督制度體系,有力提升了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實效。
科學構建“1+4”制度體系
推進國有資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東營市人大常委會堅持守正創新、系統謀劃,注重頂層設計、加強制度建設,探索構建起“1+4”國有資產管理人大監督制度體系。“1”是指,出臺《東營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4”是指,分別創建了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企業)、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人大監督4套評價指標體系。在省內率先構建起以《決定》爲統領、以4大指標體系爲支撐的“1+4”國有資產管理人大監督制度體系。
《決定》共17條,規定了政府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具體內容、人大監督重點及方式,明確了監督時間表和路線圖,形成了涵蓋溝通協調、監督調研、報告審議、整改反饋等各環節的“閉環”工作機制,爲規範全市國有資產監督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4套評價指標體系,圍繞4類國有資產功能特點和人大監督重點,堅持全口徑和全覆蓋相統一、前瞻性和可行性相統一,採用通用指標和專用指標相結合、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相結合的方式,分別設置一、二、三級指標,明確指標事項,制定評價標準,形成“系統全面、簡便有效”的評價指標體系,爲全面客觀評估各類國有資產管理情況,推動國有資產監督工作向科學化精準化拓展提供新路徑新方案。非金融企業評價指標體系,突出設置了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反映核心競爭力核心功能等3大類指標;金融企業評價指標體系,突出設置了支持實體經濟、維護金融體系安全等2大類指標;行政事業性資產評價指標體系,突出設置了資產配置效率、落實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2大類指標;國有自然資源資產評價指標體系,突出設置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資源資產保護利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等3大類指標。
牢牢把握“1+4”指標設置原則
提升國有資產監督法治化科學化水平
“1+4”指標設置,突出政治性、法治性和人民性,助推人大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
突出政治性,確保正確監督。東營市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和省委部署,根據東營市委關於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工作安排,系統謀劃、同步推進,立足東營市國資國企使命任務,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圍繞“正在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健全監督制度,制定評價體系,設置指標條款,推動引領重大國家戰略和重點改革任務加快落地落實,確保人大國有資產監督的正確方向。
突出法治性,確保依法監督。東營市人大常委會嚴格按照《監督法》的規定要求,認真落實全國、省人大關於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的決定,以及加快完善覆蓋四大類別的全口徑國有資產管理人大監督評價指標體系的要求,緊扣政府法定職責,打造工作規範和監督標尺,確保國有資產人大監督的法定性。同時,統籌政府部門、國資企業和山東大學的專家力量,提升指標設置的科學化專業化水平。
突出人民性,確保有效監督。東營市人大常委會牢牢把握國有資產的人民屬性,將國資國企服務民生、履行社會責任、提升人民滿意度等作爲監督評價的重心,對健全吸納民意工作機制、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作出了明確規定,讓人民當家作主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國有資產管理監督中。
着力健全“1+4”監督運行機制
增強國有資產管理監督效能
東營市人大常委會以落實“1+4”監督制度體系爲抓手,健全三個機制,切實提高國有資產管理和監督工作的質量水平。建立審議評價融合機制。將評價工作作爲人大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的制度性安排,與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預先審查、人大財經委初步審查、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國資報告有機融合,在對國有資產管理情況進行審議基礎上,先後對國有自然資源資產、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進行評價,圍繞挖掘資產潛能、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增強風險處置能力等提出19條意見建議。
東營市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人大代表參與機制,依託代表視察、“雙聯繫”、代表小組活動等平臺,積極探索國有資產監督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讓人大代表全過程參與國有資產監督。今年,組織召開了企業家人大代表國有資產監督懇談會,圍繞國有企業管理、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進行了人大代表滿意度問卷調查,各縣區開展了以“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爲主題的代表小組活動,共收到各類意見建議30餘條。
深化部門協同聯動機制,東營市人大常委會推動人大監督與審計監督、監察監督貫通協同,加強市、縣(區)人大監督聯動,實現成果共享,強化整改問責。目前,東營市人大常委會已常態化開展國有資產審計整改工作滿意度測評,聯合市審計局、市紀委監委開展跟蹤監督和“回頭看”,確保全市國有資產底數清晰、管理規範、效能提升。
“1+4”國家資產管理監督制度體系的建立,構建起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規範管理、人大依法監督、全民共建共享的國有資產治理新格局,推動了各級黨委關於國資國企改革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的貫徹落實,促進了國有資產安全、質量提升、結構佈局優化、保值增值等目標的更好實現,助推了國有資產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用的有力發揮。(大衆新聞記者 孫川 孫娜娜 孫樂佳 通訊員 趙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