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光(600673.SH)聯手智元、光谷:加快產業化推進,打通具身智能落地“最後一公里”
3月29日,廣東東陽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陽光”)和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元機器人”)與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武漢光谷中心城建設服務中心、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武漢東湖高新區(“中國光谷”)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宣佈將攜手加速機器人技術的落地應用,特別是聚焦於具身智能機器人本體到應用落地的“最後一公里”,這標誌着東陽光籌備近一年的人形機器人項目獲得里程碑式進展,將爲具身智能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當日,各方簽署了多項戰略合作協議,將在中國光谷建設聚焦人形機器人的全產業鏈創新中心。簽約儀式上,各方共同表示將致力於在東湖高新區打造全國最大最先進、華中首家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建設公共性、開放性、共享性的人形機器人服務平臺。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合作恰逢政策強力助推——就在不久前的3月20日下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忠林主持召開加快人形機器人產業化推進會議,提出要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加快推進人形機器人產業化,而光谷東智規劃的萬臺年產能生產線,或成爲該目標落地的首批“試驗田”。
“場景+技術+商業化”鐵三角突圍,構建全國規模最大、最先進的數據集採中心
2024年被認爲是“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元年”,這一年,AI大模型與人形機器人的深度融合,已將具身智能推向全球科技競爭的前沿,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全球範圍內,具身智能被視爲一條極具高成長性空間的藍海賽道。特斯拉、英偉達等美國科技巨頭正競相研發人形機器人。
目前人形機器人行業正經歷從技術突破到商業落地的關鍵階段,頭部企業通過供應鏈整合、資本加持及場景創新加速佈局,市場需求與產能擴張同步攀升。簽約儀式現場,光谷東智與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簽訂了《機器人採購項目協議》,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委託光谷東智實施機器人項目,項目金額爲7,000萬元,這是公司首批落地的人形機器人訂單,也是打通人形機器人本體到數據採集構建模型再到模型應用落地的“最後一公里”。光谷東智表示,計劃在5年內實現具身智能產品年產能超萬臺、數十億元的總營收規模。
高盛發佈的報告指出,人形機器人有望率先應用於工廠,而進入消費市場的時間則預計在2028年~2031年之間。高盛預測,到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達140萬臺,市場規模約380億美元。
在機器人制造方面,特斯拉採用“算法+場景數據反哺”迭代路徑的人形機器人項目“擎天柱”(Optimus)似乎在美國遙遙領先,其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宣佈計劃今年生產大約5000臺,在中國,智元機器人計劃在今年生產5000臺機器人,和特斯拉的目標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東陽光此次選擇的合作伙伴智元機器人,作爲國內智能機器人領域的標杆企業,在技術層面構建了“AI+機器人”全棧能力,其創始人團隊包括華爲天才少年彭志輝等頂尖人才。近期,智元機器人因發佈國內首個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讓機器人的革命性學習能力引發關注。相較於特斯拉、Figure AI等海外同行,智元機器人在數據積累與開源策略上已佔據先機。剛剛過去的英偉達GTC大會上,具身智能大模型GR00T N1訓練的真機數據的80%來源於智元的AgiBot World 開源數據集。
數據是具身智能發展的關鍵,機器人與物理世界的感知與交互,所需要積累應用的數據也多源於物理世界。開源證券表示,以低成本方式獲得高質量數據是人形機器人大規模量產前要解決的關鍵問題。隨着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場景增多,對低成本採集高質量數據需求逐步增多,國內政策支持,海內外巨頭紛紛佈局,人形機器人數據採集產業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機遇。
光谷東智表示,東陽光集團深耕“電子新材料”、“生物醫藥”和“健康養生”三大核心板塊多年,已佈局廣東東莞、韶關、湖北宜昌、浙江東陽、內蒙古烏蘭察布、貴州遵義、西藏林芝七大基地。所形成的覆蓋從電子元器件生產線到醫藥製造、生態蟲草繁育等數十個大型生產應用場景,能夠爲智能機器人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將助力公司建成全國最先進、規模最大的數據採集中心,實現具身智能數據要素與場景應用的深度融合,進而構建從數據採集到終端應用全鏈條。
技術“反哺”生態?打通人形機器人本體到應用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具身智能機器人本體到應用落地的產業生態關鍵是以“最後一公里”爲核心的應用場景數據支持。在這一關鍵領域,光谷東智將積極打造具身機器人二次開發能力、產品研發能力、數據採集能力、生產能力、應用落地能力,並充分依託東陽光集團電子新材料、氟氯化工、生物醫藥、大健康及康養、煤礦、鋰礦等衆多業務板塊的多元化應用場景、豐富的行業運營經驗與海量行業數據,通過算法迭代對機器人進行優化改造,加速實現機器人從單一任務向多場景泛化的跨越。
與此同時,光谷東智還將依託華中優越的地理位置輻射華中5省,提供產品供應和服務能力。光谷東智將自建特定應用場景和創新中心平臺,通過採集數據對具身機器人進行優化改造實現應用場景落地,並針對華中製造業需求對智元機器人進行二次代碼開發和場景化適配落地,通過數據採集中心的成果落地應用反哺東陽光場景應用需求。
在行業專家看來,工業領域或是具身智能機器人率先應用落地的場景。光谷東智的規劃方向強調區域產業適配也更具備落地可行性——例如,通過東陽光集團豐富的應用場景所採集的應用數據後,將針對東陽光集團電子材料、生物醫藥及大健康領域的工廠開發智能巡檢與重複作業場景的智能機器人;針對氟氯化工、礦區等危險作業場景開發特種機器人。
此外,背靠東陽光集團生物醫藥、大健康康養領域的深厚積澱,光谷東智還瞄準人口老齡化、養老服務需求迫切等基本國情,在政策與技術的雙重驅動下,依託東陽光集團生物醫藥、大健康及康養業務的深厚積累,計劃開創中國首家人工智能養老院,並推出健康療養機器人、陪護機器人等,將機器人的應用場景逐步向養老領域拓展。其中,陪護機器人更是針對家庭用戶特別設計,將專注於慢病管理。在健康監測方面,養老機器人能夠實時監測老年人的心率、血壓、血糖等關鍵生理指標,在日常照料、情感交流和輔助醫療管理方面都展現巨大的潛力。
綜合來看,此次戰略合作,東陽光與智元機器人的結合,本質上正是場景資源與技術能力的互補:東陽光提供豐富行業數據,智元輸出AI模型與機器人本體。而光谷爲其提供政策紅利扶持、智具身智能全國總部場地及場地建設,光谷東智成爲具身機器人商業化落地的着力點,多方攜手有望共同解決“最後一公里”的落地難題。
對東陽光而言,藉此次合作打通“技術研發-場景數據-標準輸出”的閉環,正是光谷東智從區域龍頭晉級全球玩家的關鍵一役。
東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