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三雄、陸港股齊高歌

亞股基金績效

亞股行情搶搶滾,臺、日、韓東亞三雄創新高、陸港股翻多,帶動亞股基金績效同步歡慶開出紅盤。9月以來臺灣加權、日經225、韓國KOSPI等主要指數屢創新高,A股上證、港股恆生指數自下半年以來也翻多。

根據理柏資訊統計至9月10日止,投信投顧公會分類亞洲區域股票型基金共有32檔,隨各主要亞股市場翻揚,近1年各天期績效包括近3、6月類型平均報酬皆有逾1成,拉長至近2、3年更有2至3成漲幅。各市場科技股在近一季明顯轉強,聚焦趨勢科技題材標的,表現相對突出。

復華亞太神龍科技基金經理人王萬里表示,加徵關稅利空逐步淡化,加以美元走弱及降息預期,吸引資金陸續迴流亞洲市場,由於AI等產業成長力道相對強勁,預估美、臺、日、韓等科技主題資產題材有望續強。

復華亞太成長基金經理林光佑表示,後市類股佈局將以成長性較高的AI供應鏈及終端軟體應用爲主軸,搭配因AI產業興起帶動下的電力以及相關工業類股投資機會,或透過企業財報與產業趨勢變化進行汰弱留強。

第一金亞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分析,亞洲多國包括臺、日、韓等,都是這波AI高速成長的受惠國,儘管先前受到關稅政策影響,不過隨後擺脫影響,各國股市處高檔區,且後市持續看好,投資策略採取逢回佈局、維持高持股水位;也將觀察未來科技趨勢、新品推出等投資機會,像是摺疊手機、人形機器人、無人自駕車等,各區域看好產業如臺日半導體設備、高端零組件龍頭,韓國記憶體龍頭等。

瀚亞亞洲科技資本家股票基金經理人林元平強調,目前亞洲區的投資主軸仍聚焦於AI硬體供應鏈與AI應用服務兩大領域。未來的成長動能將朝向邊緣AI發展,例如新一代人形機器人與AI手機/PC的陸續上市。由於亞洲供應鏈在這些應用中的成本佔比高於AI伺服器,預期將帶動新一波成長契機。持續看好亞洲科技廠商的股價表現,尤其是上游晶片、HBM、高階組裝廠、電源供應商、交換器業者及CCL廠等相關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