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痛批美國新關稅 強調「尋求對話」忍着不報復
2025年4月8日,馬來西亞總理安華(Anwar Ibrahim),參加了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東盟投資會議。(路透社)
東協經濟部長批評美國對多數國家徵收高額關稅,但強調不會採取報復措施,並將與美方展開「坦誠且具建設性」對話,尋求解決貿易爭議。這場爲時三小時的視訊會議原先早已安排,但碰巧趕上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將對多數國家關稅調降至10%。
《日經亞洲》報導,會後聲明指出,東協將致力於強化與美國的經濟合作框架,促進人民福祉與全球經濟繁榮。各國亦同意成立「東協地緣經濟工作小組」(ASEAN Geoeconomics Task Force),研擬面對經濟與地緣政治挑戰的區域政策。
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及工業部長東姑.扎夫魯(Tengku Zafrul Aziz):「在川普關稅下,唯一確定的是不確定性。」主持會議的表示。東協部長也強烈批評美國的關稅政策,認爲將破壞區域及全球貿易投資流動,衝擊經濟安全,影響各國百姓生計,特別是對東協發展中經濟體造成打擊。
東協在聲明中表示:「美國一直是東協長期且重要的經濟夥伴。我們將持續致力於維護東協的經濟利益,同時維持與美國之間穩固且互利的貿易關係。」
聲明強調,東協支持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爲核心、透明且公平的多邊貿易體系,並將透過東協—美國貿易投資框架協議(TIFA)與擴大經濟合作計劃(E3)持續與美方對話,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我們將持續強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化東協內部貿易與投資,展現維護開放、包容、基於規則的貿易秩序決心。」聲明指出。
美國—東協商會高層麥克菲特斯(Brian McFeeters)則形容東協的立場爲「建設性」,他表示,希望政府間能展開對話,商會願擔任溝通橋樑。
東協成員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