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證券:AI應用迎來爆發 建議關注AI+各行業龍頭

智通財經獲悉,東吳證券發佈研報稱,大模型降本/開源帶來算法平權,行業數據/資源成最大競爭力,建議關注AI+各行業龍頭。當前AI應用已實現成本腰斬、滲透率快速提升、收入驗證帶動ROI落地,符合即將進入快速成長期的行業特徵。AI的價值將在應用層面得以實現,終端應用仍處在相對藍海時期,存在海量機會。

東吳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AI應用即將進入快速成長期

當前AI應用發展的先決條件已成熟:一方面,信息技術逐代堆疊,算力、網絡通訊等基礎設施已滿足AI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大模型調用成本大幅下降,帶來各種移動應用接入大模型的成本大幅下滑,激發大模型大規模商用潛力。當前AI應用已來到快速成長前夕,AI應用當前已實現成本腰斬、滲透率快速提升、收入驗證帶動ROI落地,符合即將進入快速成長期的行業特徵。

該行認爲AI的價值將在應用層面得以實現, AI引用有望復刻傳統產品市場格局:傳統應用產品中,從應用類型來看,終端應用(包括Tiktok、Zoom、Airbnb、Palantir等)佔據軟件市場的最大版圖。從AI應用的視角來看,當前終端應用仍處在相對藍海時期,儘管2025年以來空白市場相對縮減,但仍存在海量機會。傳統應用中,應用層佔據了軟件行業收入與現金流的頂層,該行認爲,這一趨勢同樣將在AI領域復刻。

爲什麼要發展AI+:基於我國國情與全球AI產業鏈特徵的人工智能戰略

(1)中美AI產業存在巨大差異:美國位於全球AI產業鏈的最頂端,掌控雲服務與芯片市場的壟斷地位,雲基礎設施服務市場前八名中美國公司累計市佔率超70%;截止至2023年底,美國AI芯片頭部企業(NVIDIA、AMD、Intel)累計市佔率達80-85%,形成技術壁壘與生態壟斷;而對中國而言,基於我國的數據優勢(我國超80%數據來自政府,尚處於未被開發的狀態,具有極大經濟潛力)、產業鏈優勢(中國具有全世界最完整的產業鏈)、市場優勢(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需求以及豐富的應用場景),讓渡上游利潤、擴張下游應用纔是我國核心優勢與AI產業的關鍵突破口。

(2)未來我國將以通用大模型爲基、垂直大模型爲樑發展AI應用:通用大模型將成爲一切AI應用的基石,是算法平權的決定性因素;算法平權後差異焦點轉向私域數據,而基於通用大模型疊加私域數據訓練出垂直大模型將成爲打通AI應用的“最後一公里”。

AI+的核心意義在於與傳統行業的雙向賦能

AI+傳統行業的終極發展模式在於AI與傳統行業的雙向賦能:一方面,AI賦能傳統生產行業的各個環節,實現降本增效甚至改變現有生產線的不合理佈局;另一方面,行業現存的海量難以變現的數據、以及未來生產過程中持續產生的行業數據將進一步反哺行業AI大模型,實現進一步自我迭代。

(1)挖掘垂直場景需求:依託製造業柔性生產、智能家居人機交互、消費領域多模態推薦等衆多成熟案例,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下游應用痛點的精準對接;(2)構建商業化閉環;(3)強化場景驅動的協同創新:搭建跨行業數據要素流通基礎設施,統一多源異構數據接入規範與隱私保護框架。

算法平權帶來行業龍頭強者恆強:隨着通用大模型使用成本大幅下降,算法將不再具有差異化,真正差異化將來自企業之間現有的數據、資源差異,而這些差異將被算法平權進一步放大。因此,AI+傳統行業將充分利好各傳統行業龍頭企業,實現“強者恆強”。

風險提示:政策力度與落地不及預期、技術突破不及預期、產品商業化進展不及預期、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加劇。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