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女力當家 臺灣獼猴王得看母猴臉色怕被掃地出門

臺灣獼猴爲母系社會,母猴終生留在原生猴羣中,連猴王也要看母猴臉色。圖/玉管處提供

今天是婦女節,現代社會女力爆發,社會各界甚至政壇,有許多女性成功的案例。動物界也有女力出頭天,最常見的就是臺灣獼猴、熊鷹。猴王看似威風凜凜,其實得幫母猴理毛爭取認同,還得看母猴臉色,以免被趕出猴羣。

玉管處表示,許多遊客在塔塔加遊憩區常看到高舉「問號尾」大步巡視來去的大公猴,是否認爲就是讓其他獼猴羨慕的「猴王」?然而,臺灣獼猴其實是「母系社會」,母猴終生留在原生猴羣中,有相當嚴謹的階級制度且是家族世襲。母猴是猴羣中的主力成員,真正擁有羣內恆久權力的是第一位階母猴(alpha female)。

公猴在性成熟前(約3至5歲)就會被驅離原生猴羣,變爲羣外公猴(流浪孤猴或公猴羣),就算成功融入其他猴羣,也可能再度被驅離;猴羣中第一位階公猴俗稱「猴王」是否能順利融入並長期穩定待在猴羣中,還要看羣內母猴的臉色,玉管處曾觀察到新進猴王主動幫羣內高位階母猴理毛,似乎是在爭取母猴的認同。

臺灣體型、體重最大的猛禽是空中霸主「熊鷹」,形態上屬於性別反錯型(Reversed sexual dimorphism)母鳥體型較公鳥大。玉山國家公園園區內的熊鷹研究顯示,母熊鷹體重約至3.4公斤是公熊鷹約2.3公斤的1.5倍。

玉山南部園區有一對熊鷹夫妻多年來連續繁殖育幼,最近春寒料峭時刻,正是熊鷹親鳥們合作搬運枝葉爲築巢忙碌,隨後母鷹將進巢開始孵蛋、育雛等,打造溫暖的家園讓後代順利繁衍。

除了臺灣獼猴、熊鷹,玉山國家公園是臺灣黑熊密度最高的棲地,透過相機記錄下園區內母熊帶1只、2只甚至3只小熊漫步於原始森林,在玉山園區悠遊歡樂成長;而今年迄今已有多次黑熊出沒紀錄,邀請大家參與塔塔加遊憩區,及南安瓦拉米步道口臺灣黑熊駐點解說活動,認識臺灣黑熊及人類與熊的安全共域、共享之道。

玉山園區內臺灣黑熊母熊帶小熊漫步於原始森林中。圖/玉管處提供

熊鷹屬於性別反錯型,母鷹體型是公鷹的1.5倍,圖爲玉山國家公園南部園區熊鷹繁殖育雛。圖/玉管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