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冷知識】鴨嘴獸竟然有胃?3種動物腸胃冷知識 最後1個讓人心酸
哈囉大家好,我是帽帽!
你知道嗎?如果你去搜尋鴨嘴獸的胃,會得到很多「鴨嘴獸沒有胃、食道直接接腸道」的資訊,不過其實鴨嘴獸他們是有胃的!
爲什麼會這樣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三個有趣的動物腸胃冷知識吧!!
過去鴨嘴獸曾被誤認爲「沒有胃」,食道直接接到腸道。但解剖學研究顯示,鴨嘴獸其實是有胃的,只不過這個胃非常小,而且不分泌胃酸,因此主要功能只是暫存食物。
那牠們又是怎麼消化食物的呢?鴨嘴獸沒有牙齒,而是靠口腔內的角質板來處理食物。當他們在河底覓食時,會把獵物連同小石頭或沙粒一起吸入口中。角質板配合這些沙粒,就像天然的研磨器,能把昆蟲幼蟲、甲殼類或蠕蟲壓碎成泥狀。食物磨碎後,會先經過胃暫存,再進一步進入腸道完成消化。
同樣屬於單孔目的針鼴,也有類似的「無胃酸」胃,功能主要是暫存食物,但和鴨嘴獸相比,針鼴的胃容量要大得多。
食蟻獸的胃也不會分泌胃酸,他們胃的內部構造有硬化的褶皺,這讓食蟻獸可以透過強烈收縮磨碎螞蟻,再搭配少量沙子和土壤幫助消化。
食蟻獸也會利用螞蟻自帶的蟻酸來消化螞蟻...這算不算是螞蟻自己消化自己!?
海龜胃的內部佈滿了堅韌、向後的刺。這些刺可以倒勾住食物,防止食物逆流。這對他們食用水母或海草等柔軟、滑溜的食物非常有幫助。
海龜如今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海洋的塑膠污染,由於他們經常以水母爲食,漂浮的塑膠袋很容易讓他們誤認爲是水母。一旦吞食,塑膠會堵塞他們的消化道,損害胃壁,甚至導致飢餓。
大自然的設計對了,卻毀在我們的科技與狠活。希望我們都能夠更多的關心、愛惜這顆美麗的星球。
參考資料: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