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化掌握幹部特質

本報灌陽訊 (通訊員 蔣邦秋)如何破解“單次考察”在幹部選拔任用中存在信息單一、靜態化等難題?今年以來,廣西灌陽縣探索推行嵌入式考察機制,通過深入項目現場、列席班子會議、旁聽各類培訓班研討等,全方位、動態化掌握幹部真實表現,爲精準識人用人提供鮮活依據。

縣委組織部組建多個考察小組,深入全縣重點項目、重大工程和鄉村振興一線,現場看幹部在徵地拆遷、矛盾化解、工程推進等急難險重任務中的思路方法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通過“現場察看+節點對賬+成效評估”的方式,看項目進展質效、看羣衆口碑評價、看攻堅克難實績,衡量幹部能力作風。

改變以往單一談話模式,考察小組列席被考察單位領導班子會議、工作推進會等,近距離看幹部在集體決策、工作部署、問題研討中的發言質量、思路格局、協作意識及擔當精神,捕捉紙面材料難以反映的真實狀態,建立“列席旁聽+會後研判”機制,確保對幹部評價更有依據、更加客觀。

將幹部在各類專題培訓班、研討班上的表現納入考察內容。通過旁聽討論環節,重點關注幹部對政策的理解深度、分析問題的邏輯思維、解決實際困難的思路創新以及參與互動的活躍程度,從中識別出有潛力、善思考的幹部。

“通過嵌入式考察發現掌握了42名錶現突出的幹部,其中12名得到提拔重用,8名進入重要崗位,30名在培訓考覈中表現優異的年輕幹部被納入後備幹部庫。”縣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蔣紅富介紹,灌陽將持續深化嵌入式考察機制,一人一檔建立一線紀實檔案,記錄幹部的成長軌跡和關鍵時刻表現,避免“一時一事”的評價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