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學生賞鳥比賽登場 刷新記錄共見44種鳥類

參賽隊伍於林業文化園區貯木池旁舉起望眼鏡觀察遠方鳥蹤。(林保署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榮獲第一名的中坑國小黃鸝隊的學生們在東勢林業文化園區拍攝到難得一見的赤腹鷹。(林保署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與臺灣野鳥協會共同舉辦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學生賞鳥比賽,有7校9隊、約50位師生及家長參與,最終記錄到44種鳥類,創下歷屆新高,並由中坑國小黃鸝隊奪冠,比賽讓學生在專業志工指導下學習翻圖鑑、辨識鳥音,讓孩子們在戶外以五感體驗加深印象。

今年規模比往年更盛大!除了大里區的塗城國小、成功國中,大雅區大明國小、東勢區新盛國小、新成國小、東勢國中,以及和平區中坑國小等7校9隊,共約50位師生與家長組隊參加。

經過2小時專注挑戰,共記錄到44種鳥類,刷新曆屆紀錄,更有眼尖小朋友拍到稀有的赤腹鷹。最終由中坑國小「黃鸝隊」以最多鳥種奪冠,亞軍、季軍則由塗城國小與新成國小拿下。

學生們在老師、家長與野鳥協會志工陪同下,從園區修理工廠出發,手拿望遠鏡、翻閱圖鑑找鳥蹤,專注度完全不輸專業賞鳥人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無論是隊伍數還是參賽人數,都創下歷屆新高,也有小朋友連年報名,顯示賞鳥活動已逐漸在校園與家庭中掀起風潮。

臺中分署表示,這場比賽除了比誰能記錄最多鳥種,更希望讓孩子在志工協助下,學會翻圖鑑、辨鳥音,並遵守正確的賞鳥知識。透過戶外五感體驗與情境式教學,孩子們不僅玩得開心,更能深刻記住。

也有家長分享,孩子今年除了參加比賽,還主動去上鳥類救傷工作坊,更說未來要挑戰「大雪山國際賞鳥大賽」24小時不間斷的賞鳥任務。分署強調,將持續透過各種活動,培養孩子對自然保育的興趣與意識。

比賽結束後,主辦單位還安排大家參觀「So Near! So Wild! 原來我們那麼近-猛禽生活主題展」,內容介紹猛禽的食、衣、住、行與遷徙習性,以黑翅鳶、黑鳶、草鴞爲例,說明牠們在生態系的重要角色,以及當前面臨的棲地流失與食物不足等挑戰。

展覽同時也呈現猛禽對農田害物防治的價值,並推廣如設置猛禽棲架、減少農藥、友善契作與生態給付等措施,讓大家理解人類與猛禽共生的重要性。這場展覽將持續展出到11月2日,臺中分署也邀請民衆安排一趟東勢林業文化園區的小旅行,親近自然、認識鳥類與猛禽,一起守護臺灣的生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