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自願年薪砍半,碩世生物8位董監高降薪“自救”
掙扎於業績滑坡,碩世生物8位董監高宣佈自願降薪,而董事長帶頭降薪50%。
新京報貝殼財經統計發現,在公司業績高速增長的2022年,公司時任董事長稅前報酬總額達1800萬元。兩年後,這一數字已經縮水到206.43萬元。以2024年公佈的稅前報酬總額計算,8位董監高2024年於公司獲取的稅前報酬總額合計超千萬元。
董監高自願降薪,碩世生物正艱難前行。2025年半年報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99.26萬元,同比下降86.35%。而自2023年起,碩世生物已經連續兩年出現營收下滑、業績虧損。
這一年起公司加大降本增效力度,公司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開始全面、大幅壓縮。
千萬年薪不再,8位董監高自願降薪
8月27日晚間,碩世生物發佈公告表示,公司近日收到部分董事、監事及全體高級管理人員主動出具的《關於自願降薪的函》。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及行業環境面臨諸多挑戰,爲進一步支持公司優化運營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強持續競爭力,實現穩健發展戰略目標,上述人員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及共同擔當,自願提出調整薪酬。
其中,自8月15日起至任職期間,公司名譽董事長房永生,董事長、總經理王國強年薪下調50%;董事、副總經理劉中華,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胡園園,副總經理周國輝年薪下調40%;財務總監孟元元,職工監事賈兆強年薪下調10%;職工監事顧麗娜年薪下調5%。
碩世生物以體外診斷相關的“試劑+儀器+服務”一體化爲經營模式,主營業務爲體外診斷試劑、配套檢測儀器等體外診斷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根據2024年年報,報告期內,上述8位董監高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合計超千萬元。其中,房永生、王國強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分別爲206.43萬元和243.99萬元。
相比之下,在公司業績高速增長的2022年,時任公司董事長的房永生和時任副董事長、總經理的王國強,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分別爲1800萬元和1550萬元。
碩世生物稱,本次降薪系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在充分理解行業週期與市場環境的基礎上,主動與公司共度時艱、共謀長遠發展的重要體現,充分展現了管理層對公司內在價值的高度認同及對未來成長前景的強烈信心。
此外,公司表示,除進行薪酬調整外,公司還將持續推進降本增效舉措、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從多維度提升公司的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兩年難挽頹勢,上半年淨利潤跌八成
董監高自願降薪背後,碩世生物正在經歷業績困境。
8月8日,碩世生物發佈2025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6億元,同比下降1.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99.26萬元,同比下降86.35%。
碩世生物表示,報告期內,受體外診斷行業集中採購在全國範圍內進一步深入推進及自產檢測試劑產品增值稅率調整等不利因素影響,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而針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超八成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系隨着體外診斷行業集採在全國深度落地帶來的公司產品價格承壓,以及報告期內自產檢測試劑產品增值稅稅率調整爲13%,疊加導致毛利率下降、應收款項減值準備轉回減少和政府補助金額減少。
實際上,自2023年起,碩世生物已經連續兩年出現營收下滑、業績虧損。2023年,其營業收入爲4.03億元,同比下降92.72%;歸母淨利潤爲虧損約3.74億元,同比下降120.45%。2024年,公司營收繼續出現13.29%的同比下降,雖然公司減虧99.46%,但仍在報告期內出現了200.17萬元的歸母淨虧損,未能實現扭虧。
業績窘境中,碩世生物選擇降本增效。早在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公司就提出過採取相關降本增效措施。然而,隨着2023年出現虧損,公司在2023年業績預告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各類降本增效措施落地較晚,導致報告期內各類費用以及成本依舊維持較高水平。未來公司將持續推進降本增效措施,充分挖掘提質增效潛力,進一步拓展公司盈利空間。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也是自2023年起,公司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開始全面、大幅下降。2023年,碩世生物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分別同比下降52.61%、40.36%和27.06%。2024年,三項費用再度分別同比下降34.41%、53.42%和25.56%。
2025年上半年,這一趨勢依舊延續,但降幅已有所收縮。其中,公司管理費用爲3167.97萬元,同比下降21.02%;研發費用爲4064.06萬元,同比減少13.11%;銷售費用爲6424.79萬元,僅同比下降1.94%。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丁爽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