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店面租金不到10年前6成 傳統商圈復甦力道有限
文/住展雜誌
儘管觀光人潮逐步迴流,爲店面市場注入活力,但臺北市傳統核心商圈「東區」的租金表現,仍不如10年前的榮景。根據最新實價登錄資料顯示,東區指標性建物——忠孝東路四段的『統領大樓』店面租金,與2016年高點相比,僅剩6成左右,顯示商圈雖有題材加持,整體復甦力道仍顯不足。
資料指出,統領大樓一間約19坪的店面,今(2025)年7月以月租23萬元、每坪約1.21萬元成交,對比2016年同店面租金高達40萬元,現僅約爲當年租金的57.5%;另一間28坪鄰近店面,去年8月租金爲40萬元、每坪約1.41萬元,也只有2016年租金75萬元水平約5成。
雖然部分新籤租約設有租金調漲機制,例如前述19坪店面約定於2028年起調漲至25萬元,但相較10年前仍有明顯差距。
信義計劃區吸走買氣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賴志昶分析指出,雖然東區擁有新光三越重返、臺北大巨蛋啓用等利多題材,但實際租金並未重返疫情前的高峰。電商與外送平臺興起,改變消費行爲,街邊店來客數與購買力不如以往,加上消費動線轉移至信義計劃區等百貨商場密集區,東區街邊店面空置時間拉長,房東爲避免持續閒置,只能以降租因應市場。
賴志昶補充,東區在2013至2015年間,每年都有10多件店面租金超過每坪1萬元的成交紀錄,而今年截至目前,僅出現3件,顯示高價承租意願顯著下降。
臺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則表示,2023年底大巨蛋開幕後,確實吸引不少業者提前佈局,但主要集中於黃金地段,如忠孝東路四段核心區域的店面早已被預訂,空置物件稀少,近期想進駐的業者只能轉往周邊次要路段,進一步壓縮租金水準。
隨着都市消費型態改變,傳統一線商圈的店面投資報酬逐漸不敵新興商圈或百貨商場周邊地段。專家提醒,雖然東區仍具知名度與交通優勢,但面對高空置率與租金回不去的現實,未來投資與承租策略,須更審慎評估長期報酬與市場風險。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臺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