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同意額外購買1900萬噸美國大豆 散裝船迎來4個月榮景

▲美國出口大豆主要由巴拿馬型與超輕便型船運送。(圖/翻攝自裕民官網)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美國媒體報導,該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福克斯商業頻道《早安瑪麗亞》(Mornings with Maria)節目中表示,除了中國大陸承諾在本季(截至明年1月)購買1200萬噸美國大豆,東南亞其他國家也同意額外購買1900萬噸美國大豆。散裝船公司高階指出,合計3100萬噸大豆,運輸時間估在今年12月到明年3月底,將是散裝船的高光時刻。

貝森特是在美國時間10月30日接受訪問,他並未說明東南亞國家加購1900萬噸大豆的時間框架及具體採購國家。根據美國官方統計,除中國,亞洲進口國近幾年每年自美國進口大豆約爲800萬至1000萬噸。

散裝公司指出,美國大豆生產與銷售是有季節性的,今年秋天生產的大豆,主要出口時間是在9月到次年第一季底,在美國透過關稅協商強力推銷下,突然多賣出合計3100萬噸大豆,約需要388艘次巴拿馬型船運輸,屬於短時間急促的需求,估計必會推升市場運價。

路透社報導指出,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在消息曝光後,大豆合約由跌轉升,收漲1.2%,報每蒲式耳11.06美元,創15個月來收盤新高。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最高進口量曾佔全球大豆貿易供應的約61%。大豆在中國食品體系佔有關鍵地位,中國人愛吃的豆腐、豆皮、豆漿、醬油與食用油都是由大豆製造,壓榨後的豆粕則用來當做豬飼料,生產的食用油還外銷印度與東南亞國家,另外美國也向中國購買廢棄食用油,用來製造生物柴油等再生能源。

而大豆是美國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品項,中國則是其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川普在2016年年底首次當選美國總統,該年中國進口美國大豆高達3684萬噸,佔美國總產量的50%以上。因爲中美貿易戰,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顯示,去年美國對中國出口大豆約2700萬噸,少掉近千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