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成立八個書院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吳楠 通訊員吳涵玉)六月的南京四牌樓2號,蟬鳴與書香交織,東南大學正以一場教育創新迎接2025級新生——新生學院全新上線三江、南高、東南、中大、南工、南雍、日新、至善八大書院,猶如八顆明珠,在百廿學府的土壤中點亮跨學科培養的星河。

八大書院 百廿校史里長出的創新年輪

新生學院八大書院的命名,深深根植於東南大學123年波瀾壯闊的校史之中,是歷史與創新的激情交響。每一個書院的名字,都彰顯着學校重要發展時期的獨特學科特色,同時也賡續着“止於至善”這一校訓的深刻內核。

三江書院源於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範學堂——東南大學最早前身,以理科試驗班爲核心,聚焦數學、物理、經管等基礎與交叉學科的新生培養,在文理交融的沃土上孕育創新火種。

南高書院得名於中國現代師範教育發源地——1915年成立的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聚焦機械、能環、自動化、電氣、儀科等工科領域新生,爲工程人才的成長築牢根基。

東南書院溯源至1921年國立東南大學,延續着中國近代高等教育首設工科的榮耀,在土木、交通、建築等國之重器領域,培育未來的建設者。

中大書院承續1928年國立中央大學的輝煌,以“醫工融合”爲特色,聚焦臨牀醫學、生物醫學、生物科學、公共衛生等大醫科領域新生培養。

南工書院紮根1952年南京工學院的厚重歷史,在電子信息大類新生培養中探索“德智融合賦能、科教聯動共生、產教有機協同”的育人路徑。

南雍書院以四牌樓校區“明國子監”歷史文脈爲根基,將六朝風雅、明清國學與近現代高等教育的文明脈絡串聯起來,聚焦人文等大類新生培養。

日新書院取意東南大學校歌“日新臻化境”,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等專業新生點亮思維的燈塔。

至善書院以東南大學校訓爲指引,面向吳健雄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大一新生,構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新範式。

書院制管理 激活大類培養新生態

自2019年起,東南大學推行“大類招生、大類培養”模式已六年之久。在這一模式下,8個跨學院大類分散於18個院系管理:電子信息大類學生分屬電子、信息兩大學院,工科試驗班涉及機械、能環、自動化等多個院系……不同學院在課程設置、培養重點、資源分配上各有側重。如何統籌優化課程設置、貫通大類知識結構、促進跨類交叉融合互動,成爲提升大類新生培養質量的關鍵命題。

“大一新生通過實行書院制管理,建立以書院爲單位的新生培養體系,做‘學分減法、質量加法’,進一步深化通識教育,強化科學與人文實踐,結合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厚重的文化底蘊和‘一站式’學生社區,有益於同學們拓展學科視野、根植創新意識與社會責任,從被動到主動,開啓個性化學習與成長的新徵程。”東南大學新生學院負責人道出了推行八大書院的初衷。

這場變革以學科大類爲經緯,打破類內“信息差”,在課程體系、導師資源、文化浸潤等維度實現培養標準的深度整合,爲新生勾勒出一幅“厚基礎、寬口徑、重交叉”的成長藍圖。

“課堂”煥新 編織新生成長的“立體網絡”

今年秋季學期,東南大學新生書院將以八大書院爲載體,通過統一制定大類課程方案、統一打造優質第二課堂、統一管理優化育人資源,科學構建“三個課堂”,編織起重塑大學第一年的“立體網絡”。

在課程體系構建上,學校統一制定大類課程方案,分層次、模塊化重構大一公共基礎課程,重點銜接大類知識結構與專業教育,爲新生搭建起邏輯嚴密的知識架構。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校長孫友宏在談及人才培養時明確提出:“要用跨學科視野整合知識碎片,打破學科壁壘,在深度碰撞中孕育創新突破。”這一理念在校長領銜的通識先導大課中得到生動演繹——兩院院士、文化名人、科學巨匠等組成的頂尖團隊,將看似獨立的知識領域,通過哲學智慧與辯證思維、文化傳承與藝術審美、科學探索與技術創新等六大模塊設計,融合交織成相互關聯的通識教育體系,爲新生帶來知識整合的高峰體驗。而《批判性思維》《領導力素養》《人工智能通識導論》《新生研討課》等“東大嚴選”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則將啓迪新生在思辨力、創造力、學習力、領導力等“四力”上尋求提升與突破。

第二課堂則是新生們的“實踐樂園”。依託四牌樓校區厚重歷史底蘊與環境區位優勢,古老建築、紅色陣地化作文化育人的鮮活教材,周邊社區、企業成爲實踐育人的沃土。常態化志願實踐、科普宣講活動,助力新生在服務社會中成長;體美勞聯合育人項目,以高端資源爲引領,將“知行合一”的理念落地,讓新生在實踐中感受時代發展的脈搏,激發新生主動學習、志存高遠、報效祖國。

育人資源整合更彰顯書院制的溫度。打破專業、年齡限制的多元導師團隊,成爲陪伴新生啓航的貼心引路人;全體新生輔導員駐守宿舍樓,“一站式”學生社區全面服務新生成長成才。八大書院整合優質育人資源,統一新生培養與管理,促進大類深度融合,協同推進“三個課堂”建設,爲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擔當引領未來和造福人類的領軍人才築牢根基。

從1921年國立東南大學的“通識教育”理念,到如今八大書院啓幕上線,這是一場跨越百年的教育接力。正如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所言:“面對教育發展要求的深刻變化,需解放思想、銳意改革,開拓進取、以變促進。”八大書院的設立,恰是東南大學以學科交叉打破培養壁壘、以資源整合提升育人質量的生動實踐。在這片融合歷史底蘊與創新活力的沃土上,每個新生都將找到獨特的生長方向,而東南大學也正以這場教育變革,讓“止於至善”的校訓與“教育強國”的時代命題同頻共振,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新徵程中鐫刻屬於東大的育人答卷。

記者吳楠 通訊員吳涵玉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

新媒體編輯:崔岑 常暢

如需交流可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