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聯合聲明
新華社吉隆坡5月27日電 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聯合聲明
(馬來西亞吉隆坡,2025年5月27日)
一、我們,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成員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成員國,於2025年5月27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 二、認可東盟、中國和海合會之間持久、深厚的歷史和文明聯繫以及經濟紐帶; 三、認識到東盟、中國和海合會相互之間緊密、互利的經濟協作與合作; 四、重申願在《聯合國憲章》闡明的基本原則、共同價值觀、規範和承諾的指引下,進一步促進東盟-中國-海合會關係; 五、強調區域主義和多邊主義、地區團結和國際法在應對共同挑戰中的重要性,同時維護東盟在不斷演變的地區架構中的中心地位,以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發展與繁榮; 六、強調海合會在促進和平、安全、穩定、發展、繁榮和對話中的關鍵作用; 七、讚賞中國爲促進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發揮的關鍵作用; 八、基於遵守包括《聯合國憲章》在內的國際法,恪守睦鄰友好,尊重獨立、主權、平等和領土完整、不干涉內政、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和平解決分歧與爭端等原則,通過各國及各地區間的相互尊重與合作實現發展和進步,努力促進和平、安全、穩定與繁榮; 九、認可加強東盟、中國和海合會之間的關係對促進更廣泛的亞太和中東地區的區域合作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十、認識到東盟、中國和海合會各國經濟的多樣性和互補性,爲加強跨部門貿易、投資和經濟合作創造巨大潛力、廣闊前景和新的機遇; 十一、認識到加強地區間經濟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重申三方將共同致力於加強夥伴關係,促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 十二、認識到需要增強對以世界貿易組織爲核心、以規則爲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的信心,保護世界各地的企業和消費者,以及我們所在地區人民的生計; 十三、重申提升經濟韌性和環境可持續性的決心,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開放、包容、平衡,以造福三方民衆和子孫後代; 十四、認可三方推動更緊密合作的共同努力,以及中國致力於構建更爲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和麪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的願景; 十五、探討在預防和打擊跨國犯罪、網絡犯罪、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領域開展合作; 十六、三方領導人就中東局勢表達嚴重關切,一致認爲: 譴責所有針對平民的襲擊,呼籲持久停火,所有相關方確保在加沙全境恢復電力和供水,最有效和便捷地獲取人道主義援助、救援物資以及其他基本必需品和基本服務,允許暢通無阻地運送燃料、食品和藥品; 呼籲衝突各方保護平民,避免將平民作爲目標,遵守國際人道主義法,特別是1949年8月12日締結的《關於戰時保護平民的日內瓦公約》的原則和規定; 認可國際法院2024年7月19日發表的諮詢意見,包括認爲聯合國,特別是提請發表諮詢意見的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應當考慮具體模式和進一步採取行動,以儘快終止以色列國在巴勒斯坦被佔領土的非法存在; 支持當前爲釋放所有人質和被任意拘留人員所作的努力; 敦促有關各方推動和平解決衝突,根據國際法、聯合國安理會、聯合國大會相關決議,包括2024年5月10日通過的關於接納聯合國新會員國的聯大A/RES/ES-10/23號決議,以1967年邊界爲基礎實現“兩國方案”; 支持落實“兩國方案”國際聯盟所作努力,注意到沙特阿拉伯王國同挪威、歐盟共同提出旨在制定巴勒斯坦獨立建國時間表的倡議; 認可卡塔爾爲達成停火和便利援助物資運送所作調解努力,以及中方爲促進巴勒斯坦內部和解所作努力,特別是爲推動巴勒斯坦各派別2024年7月在北京簽署《關於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民族團結的北京宣言》所發揮的作用; 歡迎聯合國大會2024年12月11日通過的決議,包括呼籲在加沙實現立即、無條件和永久停火,呼籲各方爲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賦能,使其能夠按照聯合國大會授權,在充分尊重人道、中立、公正和獨立的人道主義原則基礎上全面履職。 十七、承諾以堅定的決心,發揚包容性、可持續性、韌性和平等夥伴關係精神,開闢一條團結和共同道路,邁向和平、繁榮和公正合理未來。 十八、鑑此,我們: (一)經濟一體化 決定在相互尊重和互信互利基礎上,秉持包容與可持續精神與所有有意向夥伴接觸,推動合作,促進三方經濟繁榮、韌性和可持續發展。 致力於發揮東盟、中國和海合會的互補性,促進經濟合作。優先領域包括: 1、重申世貿組織在以規則爲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中發揮核心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提供了可預測、透明、非歧視和開放的國際貿易體系; 2、在全球發展倡議重點領域以及東盟和海合會國家各類倡議框架下探討合作,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3、促進自由貿易,歡迎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談判全面完成,期待升級議定書早日簽署和生效。期待中國-海合會自貿協定談判早日完成; 4、加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促進可持續貿易,在數字和綠色經濟技術等新興和未來產業創造新的經濟機遇; 5、探討建立區域性商務理事會,促進三方企業對話,加強貿易投資流動,發展地區價值鏈; 6、探討包括資本市場和金融技術在內的地區金融合作,賦能中小微企業發展; 7、探索本幣和跨境支付合作; 8、採取協調一致和全面行動,預防和打擊腐敗。 (二)互聯互通 通過以下行動加強互聯互通: 1、促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和無縫銜接的互聯互通,包括髮展物流走廊和數字平臺; 2、促進可持續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經濟多元化聯動發展和無縫銜接,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3、鑑於海洋作爲推動相關地區增長和繁榮的關鍵因素的重要性,探討進一步合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無縫和高效的互聯互通,包括認識到維護和促進海上安全與安保的重要性。 (三)能源安全和可持續性 認識到可持續韌性和能源轉型的全球必要性,開展以下合作: 1、依據《巴黎協定》,共同推進可持續、公正、可負擔、包容和有序的能源轉型; 2、支持全球能源市場穩定,平衡發展各類能源,不將任何能源排除在外,使用創新技術實現所有能源的碳排放管理和高效利用,以促進普惠的可持續經濟增長; 3、依據國際最佳實踐,促進能源多樣化,以及全球能源轉型關鍵礦產等供應鏈安全,鼓勵提高資源效率,同時遵守適用的國家法律法規; 4、認識到就穩定、可靠和可持續的能源市場開展合作,以減少能源供應的波動,增強能源供應安全的戰略意義。重申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並強調能源轉型的重要性; 5、探索包括清潔能源開發在內的新商業機會; 6、加強在可再生能源、清潔/綠色能源、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生物燃料、生物液化天然氣、低碳氫、低碳氨和可持續燃料以及能效政策、監管框架、技術創新等方面的知識交流與合作,以契合各國優先事項; 7、加強在覈安全、核安保與覈保障、反應堆技術、核和放射性廢物管理、監管基礎設施以及民用核能發展等領域的培訓和能力建設,以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標準、指導方針和國際最佳實踐以及能源儲存技術的進步爲指導,支持民用核能的決策和政策制定; 8、推動氫和氨技術、石油和液化天然氣供應鏈和基礎設施、上游液化天然氣項目、甲烷減排等倡議的戰略發展,以支持能源安全和向更清潔燃料的轉型; 9、鼓勵社會資本和政府部門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和合作,包括在東盟、中國和海合會相關倡議下的海底電纜和跨境輸電等項目,以推動多邊電力貿易,加強區域能源聯通性、韌性和市場一體化,包括通過可再生能源發電和液化天然氣終端; 10、利用新技術、知識分享、科學實踐、技術和培訓,以及加強多邊主義和氣候團結,在氣候行動、災害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海洋環境監測、空氣和土壤質量、工業檢測、污染防控等環境可持續領域促進合作; 11、就直接空氣捕獲、增強型地熱系統、下一代太陽能和風能等新興技術開展聯合研究和創新倡議,以支持長期能源可持續性和低碳解決方案; 12、在勞動力綠色技能發展領域分享知識和最佳實踐,以支持向可再生能源的公正轉型。 (四)數字化轉型與創新 尋求數字創新和技術機遇: 1、探討跨區域框架,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開展數字貿易、電子商務、數字支付、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和數據安全合作; 2、探討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計算、智慧城市發展和先進技術基礎設施等領域夥伴關係; 3、支持數字技能發展和數字掃盲項目合作,確保數字時代的包容性參與,提升具有包容性社會保護的平臺性工作。 (五)糧食和農業 認識到糧食和農業領域的合作潛力,承諾: 1、促進可持續農業,包括減少有害農用化學品、促進數字化、推進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以及促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2、在相互尊重彼此國家制度、法律和政策的基礎上,通過交流信息和分享經驗,探索清真食品領域的合作; 3、支持加強糧食安全、營養和分配的努力,包括通過提高生產力和可持續性、促進糧食來源多樣化、提高糧食生產質量和多樣性及支持研發和傳播新的可持續技術; 4、促進食品和農產品貿易與技術合作。 (六)人文交流 增進三方民衆之間更深入瞭解和聯繫: 1、推廣高品質旅遊和跨區域營銷活動,包括文化遺產旅遊、生態旅遊、會獎旅遊,並促進旅遊數字化和旅遊目的地管理方面最佳實踐的交流; 2、促進不同文明和文化交流互鑑,增進相互理解和友誼,尊重多樣性,歡迎聯合國大會通過“設立文明對話國際日”決議; 3、探討增進相互瞭解和友誼的機會,同時通過藝術、音樂及文學項目促進文化交流,特別是青少年和各民族之間的交流; 4、通過學生和教育從業者交流、獎學金項目和聯合研究倡議等,加強教育領域特別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合作。 (七)通過東盟、中國、海合會共同商定的機制,包括通過中國-東盟、中國-海合會、東盟-海合會等現有機制,落實本聯合聲明。 (八)重申決心攜手努力,充分釋放三方夥伴關係潛力,確保三方合作給我們各國民衆和社區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九)歡迎2024年10月3日在多哈舉行的亞洲合作對話第三次領導人會議。 (十)注意到東盟在其優先領域的倡議,例如:《東盟2045:我們共同的未來》、東盟印太展望、東盟電網、東盟跨國天然氣管道、東盟可持續農業指南。 (十一)注意到海合會在其優先領域的倡議,例如:2024年10月12日至14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舉行的全球物流論壇、2024年11月25日至26日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行的首屆全球糧食安全峰會、2024年12月在沙特利雅得舉行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2025年1月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行的可持續發展周、2025年支持敘利亞2025國際會議、2025年10月27日至28日在也門舉行的國際糧食安全會議、2026年12月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行的聯合國水事會議、謝赫·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國際反腐敗傑出成就獎、在沙特利雅得成立全球水資源組織、2025年6月由沙特和法國共同主持的落實“兩國方案”國際會議、沙特“綠色中東”倡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