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百大法餐來臺 Li.nu不堆疊、不浮誇擺盤迎週年

Li.nu主廚李祈睿(左)是作爲東京本店以外,唯一一位能夠完整傳達並執行創辦人來棲けい(右)精神的主廚。圖/Li.nu提供

如果你在5年內花了4000萬臺幣、吃過海內外兩萬家餐廳,你心目中的理想料理,會是什麼樣的風貌?關於這個問題,今年46歲的東京百大法式料理餐廳「Bon.nu」創辦人來棲けい(Kurusu Kei),透過位於高雄的唯一海外姊妹店「Li.nu」,給了我們他的答案。

1979年出生於日本埼玉縣的來棲けい,來自一個熱愛美食的家庭,家中經營加油站,「我的家庭不是特別富有,但是對美食很在意。從小父母就告訴我們,與其隨隨便便吃一頓,不如選擇好的料理,好好吃一餐。」

來棲けい5歲時在法式餐廳首次見到一款圓弧狀的糖雕甜點(Amezaiku,飴細工),自此開啓對美食的濃厚興趣。15歲時搬至神奈川縣後,便開始正式展開美食探訪之旅,涉獵領域包括餐廳、洋菓子、和菓子、麪包…等;他深入鑽研所有餐飲類型,只要是感興趣的料理,都會一一品嚐。

20歲那年,正就讀於關東學院大學的他,跑到東京新橋的一家彩券行,以直覺買了10張分裝彩券(バラ10枚),其中一張中了2億日圓(現摺合新臺幣約4000萬元)。他想到許多樂透得主到最後都破產了,因此下意識跟人羣保持距離,也沒讓父母知道自己中了大獎,默默將全數獎金幾乎都奉獻給美食巡禮。

來棲けい在5年內走訪日本及海外超過2萬家餐廳,並以極爲敏銳的味覺與獨特觀點記錄心得、出書,成爲美食評論界的傳奇人物。來棲けい表示,自29歲那年起,「我不再對去餐廳吃飯有任何渴望。」他內心深處的疑問是,「爲什麼世界上有那麼多無聊又不好吃的餐廳,但大家都還願意去吃?這也太奇怪了吧。」

2015年8月,來棲けい用僅剩的200萬日圓存款,在東京涉谷代代木開設了只有3張桌子的法式餐廳「Bon.nu」,餐廳的日文發音是「母乳」;在法文中,「Bon」與「nu」的意義分別是「美好」與「赤裸」,餐點以初訪、二訪的次數差異,提供不同菜色,藉此傳遞創辦人對原生美味的純粹追求。

2024年7月在高雄開設的全球唯一姊妹店「Li.nu」,餐廳名稱諧音中文「離鹿」,意指分店將像小鹿離開母鹿一樣,獨立成長、漸漸茁壯。「Li.nu」的餐點全部由來棲けい親自設計及定調,每一道都彷彿是極簡直球、直接對決臺灣風土。

來棲けい並未上過任何廚藝學校,料理全來自於自學,他不拜師、不模仿,堅持原創;在瞭解食材後,先知道自己最終想要呈現的風味,再去反推出最適切的做法。他的料理哲學極簡,不裝飾擺盤、不重複堆疊多種食材與醬汁,希望以「香氣」爲起點,引領出極簡而純粹的食材本味。

他認爲「香氣」是料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其重要性甚至超越了旨味(Umami)。來棲けい同時認爲,「香氣的料理」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特別是水煮的方式,才能保留食材最純粹的香氣;這與法國料理需長時間發酵、熟成才能產生風味的理念,恰恰完全相反。

「來棲けい非常重視食材本身的『立體感』。他指的料理『立體感』並非是層次堆疊,而是一次能感受到單一食材最全方位的口感與風味。」Li.nu主廚李祈睿(Michael Lee),進一步解釋來棲けい的理念,每一道料理都只有一個主要食材,再加上另一種輔助、凸顯主角的副食材,再透過萃取來獲取風味,不做任何多餘添加與變化,只透過壓榨、解構再重組,「看似粗暴,但實則相對單純。」

迎接「Li.nu」即將在7月開幕屆滿週年,來棲けい特別自7月1日起,推出6道式Tasting Menu套餐,以精確傳達來棲けい對風土與食材的偏執,以及料理的立體感與香氣等極致追求。一道「高雄.苗菜」沙拉,僅以番茄和法國長棍麪包製作的醬汁作連結,在地苗菜的選擇不受限酸、甜、苦、辣等風味限制,是一道希望展現各種苗菜的個性,不追求風味平衡的料理。

湯品「萃取.蟹湯」這次以花蟹來製作,並非採用一般常見的「熬煮」方式處理,來棲けい認爲長時間熬煮,會使湯中帶有雜味而影響湯頭的「清爽度」。因此這道菜是將當天進貨的蟹去除鰓、肺後,取蟹殼先油煎、攪打再快速過濾,讓整隻新鮮花蟹從蟹膏、蟹黃、蟹肉到蟹殼在一碗湯裡重新匯聚,僅用鹽來調味,喝起來氣息濃郁,但口感卻清新,真的能夠完整感受到來棲けい所追求的料理「立體感」。

燉飯「單純.筍」運用米和米油作爲襯托筍的媒介,將臺灣當季的甜龍筍蒸熟後,榨取成汁,再透過筍汁烹調燉飯,搭配的筍丁僅單面煎香,體現由淺入深的垂直美味。

熱菜「土壤.馬鈴薯」將原生栽種馬鈴薯的環境土壤帶進餐廳,白玉馬鈴薯所生長的砂質土壤混入蛋白塑形後烘烤,在饕客面前敲開黑色外殼後,再進行二道手續油炸。將馬鈴薯輕輕捏撥開後下油鍋,開口部分會因爲炸後水分蒸發而帶有焦香,中間部分口感綿密,達到來棲けい所追求的「香味與立體感的完整結合」。吃的時候佐以帶有草本氣息的阿根廷奶油,製作成的澄清奶油,神妙地爲饕客創造出一生難忘的馬鈴薯體驗。

主菜「Li.nu.灣本牛」以日本F1和牛與臺灣黃牛的交雜種灣本牛製作,肉質具有和牛油脂與赤身濃郁肉質風味。由Chef Michael耗時7小時烹調,反覆煎到一定高溫再休息靜置,目的在於避免切開牛排時流出血水。入口時外層是不帶苦韻的焦脆,肉質保有油脂卻不油膩,入口脆香,輔以紅酒醬汁呈現出紹興酒般深層韻味,滋味妙不可言。

附帶一提,與其他餐廳不同,這道主菜「Li.nu.灣本牛」並沒有「三分熟、五分熟」等熟度選擇,來棲けい直接挑戰傳統烹飪觀念,只願意在最理想的熟度讓牛排上桌;他極端地認爲,真正能完美呈現肉品美味的方式只有兩種——一種是以「最理想的熟度」上桌,另一種則是「直接生吃」。

來棲けい認爲理想的牛排熟度,肉的質地會「比較接近『氣球』的樣子,輕壓時具有彈性,這樣在咬下去時,肉汁纔會噴出來。」此外,牛肉的邊緣必須達到「非常酥脆」,「但又『很曖昧地在要焦不焦之間』的狀態。」爲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必須以7小時反覆煎到一定高溫再休息靜置,來棲けい非常強調烹調的精準度,「肉的熟度不能跑得太快,也不能跑得太慢;7小時的烹調,恰恰好可以達到理想效果。」

在搭配牛排的醬汁方面,來棲けい製作醬汁的時間極短,僅需30分鐘,這是因爲他認爲灣本牛的風味已經非常充足,「不需要像法國料理那樣,用長時間去熬煮濃郁醬汁,來彌補肉質的不足。」來棲けい認爲,以短時間製作的醬汁讓菜餚整體吃起來更「清爽」,能夠減輕對身體所帶來的負擔。

甜點「原始.蜂蛹卵」採用不對外販售、由蜂農養殖、吃蜂蛹飼育的雞隻所生產的雞蛋製作成焦糖布丁。主廚李祈睿表示,焦糖布丁多數呈現濃厚奶香,但我們想追尋蛋本身的黃金比例,因此僅用最少的糖、牛奶來製作,而且每一份布丁還必須根據蛋的體型改變配方,將焦糖布丁迴歸到蛋之所以存在的意義。

來棲けい的料理,彷彿有種魔力,吃的當下覺得感動,吃過以後會時時念想,覺得還想要再次吃到那個味道。他在東京開設的「Bon.nu」餐廳,即將在8月份迎來10週年,店裡造訪次數最高的熟客,「大概每個月都會來一次,10年下來,大約總共造訪過120次。」

「Bon.nu」不但在日本知名美食評鑑網站「食べログ(Tabelog)」,榮獲2025年東京百大法式料理餐廳肯定,更蟬聯多年The Tabelog Award銀賞等獎項。來棲けい這位爲料理傾注人生的美食家始終認爲,料理的美味關鍵,並不在於「更復雜」,而是能否以「最純粹」的方式,去呈現最動人的真實風味。

沙拉「高雄.苗菜」。圖/Li.nu提供

Li.nu空間座席,吧檯18位、包廂8位、餐桌4位。圖/Li.nu提供

Li.nu主廚李祈睿(Michael Lee)擁有豐富餐飲經歷,英、日、法文都難不倒他。圖/Li.nu提供

燉飯「單純.筍」。圖/Li.nu提供

湯品「萃取.蟹湯」。圖/Li.nu提供

主菜「Li.nu.灣本牛」。圖/Li.nu提供

東京百大法式料理餐廳「Bon.nu」創辦人來棲けい(Kurusu Kei)認爲料理的意義,在於發揮食材本味的極簡與純粹。圖/Li.nu提供

熱菜「土壤.馬鈴薯」。圖/Li.nu提供

甜點「原始.蜂蛹卵」。圖/Li.nu提供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